后疫情时代,海外产业园区将为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2020-09-03 21:54:51 作者: 后疫情时代,

后疫情时代,海外产业园区将为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专访安永“一带一路”咨询服务主管祁志军

在全球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国际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将为走出去展开国际合作的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期间,海外产业园区发展有哪些变化?未来还将面临哪些机遇?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安永“一带一路”咨询服务主管祁志军。

中国对外贸易:海外疫情持续蔓延,海外产业园区未来发展职能定位是否有所改变?

祁志军:疫情在海外国家还在持续扩散中,中企在海外运营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影响海外园区长期发展的大趋势。我认为海外产业园有较强的产业链聚集效应,配套设施也较为完善。因为合作级别较高,能够获得东道国的一些辅助的优惠政策,未来发展前景依然乐观。

另外,此次疫情也显示了海外产业园的优势,许多海外产业园是与东道国政府联合开发的,双边合作级别很高,能更快掌握所在国或地区的疫情防疫政策,在当地能采取有效的防疫措施,保证入园企业安全运营和及时复工复产。

再者,一些海外产业园区在疫情这一特殊时期有效实现了对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的统筹运用,成为中国与海外国家共同抗疫的纽带。比如国内疫情发展阶段有些海外园区针对国内医疗物资紧缺的情况,充分发挥处在境外的优势,在当地采购或者利用自身的产能全力生产口罩、防护服等医用物资运回祖国。比如柬埔寨西岗特区工业园从1月27日到3月10日累计向国内发回1700万只口罩和6.9万件防护服,有效支援了国内抗疫。海外疫情爆发之后,各个海外产业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当地政府社区伸出援助之手,捐助口罩、防护服和快速检测盒等医疗物资给当地政府,比如在印尼的两家大型海外产业园紧急成立了全球物资采购和捐赠平台,向印尼政府捐赠数十吨价值近700万元的防疫物资。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园协助匈牙利政府完成了五架商务包机服务,将中国采购大批应急物资运抵匈牙利,此举极大充实了当地的抗疫物资储备。

海外产业园区往往离原材料原产地较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对集中,有利于企业控制供应链风险,同时也降低了运输成本。后疫情时代,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海外产业园区将在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中企产业布局和分散供应链风险等方面更具战略意义。

中国对外贸易:国家近期对海外产业园区发展在政策支持方面有哪些变化?

祁志军:中国一直都非常重视海外产业园区的发展和建设。2019年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专门召开了境外经贸合作分论坛,中国表示会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加强与各国战略对接,规划对接和产业对接,稳妥推进与东南亚、南亚和中东、东欧和拉美地区的产业园区合作建设。

过去几年,我们帮助推进了在塞尔维亚的中塞友好工业园,阿联酋的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和在柬埔寨建设的西岗特区产业园升级项目,以及在塔吉克斯坦、塞内加尔、阿联酋的产业园项目,还有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的中乌医药城项目等等。

疫情对跨境经贸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商务部在2月份发布了关于加强境外经贸合作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境外经贸合作区建立合作区防疫防控联动工作机制,做好整个合作区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同时要加强与东道国政府和各界的沟通。

在国内疫情好转的情况下,我们也看到各个省市也在陆续推进国外产业园区发展,比如4月1日,浙江省主办的国际产能合作推介会在印尼雅加达举行;5月29日,江西与白俄罗斯经贸对接会在南昌举行;6月18日,2020全球投资服务论坛暨驻华使馆与海外园区招商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讨论了中小企业如何应对疫情、抓住海外机遇;6月中旬,广东省有关方面就在泰国建立广东转口贸易工业园区进行调研;7月初,天津市商务局主办了天津境外产业园区投资推介会。今年上半年以来,政府对发展海外产业园区非常重视,也一直在持续进行引导和推进。

中国对外贸易:建设海外产业园区,您认为中国具备的优势因素有哪些?

祁志军: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优势因素:一是中国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中国政府积极与海外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政策沟通并签署了相关合作文件,这为企业投资海外产业园区扫清了政策障碍,也降低了政策的风险。

第二,中国拥有非常完备的产业链聚集生态,特别是制造业优势明显。通过海外产业园区推动部分产能转移将一方面增加供应链的韧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更方便地开拓海外市场。

第三,中国在国内建立产业园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因此可以比较容易地把这些成功经验复制到海外。事实上,我了解的中国国内发展较好的产业园比如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高新产业园等等,都把其经验成功复制到印尼、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建设的产业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