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3号那天,孙德婧觉得放了和以往同样数量的盐,但很快第一桌反映饺子馅咸了,接着第二桌、第三桌……顾客纷纷抱怨,性格急躁的顾客开始嚷嚷。孙德婧一下就慌了。
当时正赶上饭口,不少顾客还在外头排队等着。孙德婧跟店员说“先停一下!”接着跟排队的顾客解释说:饺子暂时出不来,最快要20分钟之后,不能等的就走。然后她立即给菜市场的肉老板打电话,让他临时送过来肉。全员高速运转,重新切肉、和馅儿。
最后让顾客满意离去,解决了这次危机。
最焦虑的时候,孙德婧每天晚上都会梦到关于饺子店的噩梦,常出现的是梦到上错了饺子,客人不高兴,孙德婧就很紧张。
孙德靖坦言自己不是一个领导型的人,是那种做事的人。在没有大师傅的那段时间里,她都要自己和面、和馅儿,晚上一直忙到9点半商场打烊,才开始吃饭,搞完卫生走的时候都要快11点了。
除了赚到钱,让孙德婧开心的就是每天新鲜的食材是得到客人的称赞。很多客人会成为回头客,常有客人说“吃了你们家饺子,我们再也不会去XXX饺子馆了”,让孙德婧颇感欣慰。有位戴眼镜的男士,和孙德婧岁数差不多大,对孙德婧说:“有了这个饺子馆,可没人会讲东北饺子馆差了。你这个饺子馆是给东北人长脸了!”他讲完后,孙德婧的眼泪当时就流下来了。得到家乡人的认可,让她感觉自己辛苦的坚持没有白费。
吃到饺子会让北方人有过年、团圆的感觉,那些在长沙打拼,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北方人,来到这家饺子馆,吃上一盘热气腾腾、新鲜好吃的饺子,就会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孙德婧为了解决自己的乡愁,给更多“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在外打拼者带来了老家的温暖。她未来还想更新一下店铺的设计,营造在外地的所有异乡人想找的那种感觉。
疫情开始,饺子馆就歇业了,直到4月份才重新开张,但直到8月客流都没完全恢复。经过减员后,很多事情她要亲力亲为,因为个子高,干活时孙德婧要猫着腰。年轻时候打篮球就伤过腰,所以做完活就直不起腰,需要经常针灸,在店里忙乎时要带着护腰。
孙德婧这样的微营家们和他们的小微企业,是国家做好“六稳”、落实“六保”的关键。微营家因为其灵活、创造力强、数量庞大得到进一步关注。平安普惠拍摄了孙德婧和其他微营家的故事:
这些微营家是民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是吃苦耐劳的中国奋斗者,用汗水、激情和勤奋改写着自己的人生。
这个群体很多时候仍是被忽视的。他们想要维系、想要发展、想要做大做强,他们尤其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微营家中不少是“三无三高”人员,一般银行就一刀切了直接拒了。平安普惠这样的金融机构,会通过更多维度来评判。熟门熟路的业务员提供细致的咨询服务,同时担任风控的第一道关卡,再通过基于大数据的风控模型来判断,流水状况、资产状况、过往金融服务使用的记录都会考虑进来,相比其他机构,这就显得相当人性化。
平安普惠用互联网思维打通了场景方、增信方、资金方,可以高效快捷提供金融服务。在城市里平安普惠的员工走街串巷,和无数的城市小微企业经营者形成天然的链接;在农村,平安普惠将长期普惠金融实践经验逐步应用于“三农”,帮助农民创业发展,带领贫困户脱离贫困。
孙德婧想在疫情影响彻底消除后,再开一家分店,因为有平安普惠做后盾,给了她扩大规模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