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京互联网法院亮相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重点展示“版权链—天平链”协同治理平台等工作成果。 (北京互联网法院供图)
中国经济网
在刚刚闭幕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种区块链版权协同治理模式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目光。基于该协同治理模式,北京版权保护中心“版权链”接入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实现版权登记信息实时交互、自动调取,确保版权数据真实可靠。这一推进版权保护社会共治体系建设的最新举措,大大降低了权利人举证和法官验证难度。
版权资产数字化让版权更可信
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授权方式应如何满足海量授权需求?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快手科技、喜马拉雅等多家单位联手组成中国数字版权产业联盟,推行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创新性数字版权直供模式,推行“阳光交易”,提升版权交易效能。 如今,随着数字版权产业活性被逐步激发,社会各界数字版权保护意识也在加强。数字版权证书与纸质版权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二者在运用中还存在差异。
“传统版权证书所能呈现的版权信息有限,易篡改、易伪造、传递性差、追溯难。”北京版权保护中心主任薛峰介绍,数字版权证书信息容量大,可以完整记录作者、著作权人、作品、作品文件、权利证明文件等信息,通过哈希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实现证书可信任、可追溯、可传递、高效率、易管理、不可篡改。由证书链、维权链和交易链组成的版权链,三组链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版权产业的可信数字基础设施。 从这个意义上说,版权证书数字化和版权链解决了存储问题。对此,首都版权协会副秘书长宣宏量分析,版权证书链用于存储数字版权登记证书,提供可信的版权资产确权服务;版权维权链用于存储版权监测数据,提供侵权线索和电子存证服务;版权交易链用于版权数字资产发行和版权交易凭证存储。 围绕建设和完善版权保护创新体系的使命任务,为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推动知识产权保护首善之区和版权之都建设。2020年9月6日,北京版权保护中心、北京互联网法院、首都版权协会共同举办版权链—天平链协同治理平台发布会暨可信数字版权生态重点示范项目发布会。这已成为全国首个版权领域行政司法协同治理机制。
解决电子证据存证认证验证难
网络媒体、自媒体兴起后,图片版权纠纷常见多发,版权证书数字化和版权链成为很多企业维权“利器”。基于区块链的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使法官办案游刃有余。
在原告蓝牛仔影像(北京)有限公司与被告华创汇才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一案中,蓝牛仔公司为证明华创资本的账号主体为被告,以及该公众号内的文章使用了涉案图片,构成侵权,向北京版权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电子数据存证。正是依靠这份有力证据,最终认定蓝牛仔公司被侵权的事实并依法获得了赔偿。
据了解,北京版权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第三方存证平台,于2019年3月1日跨链接入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系统后,所有存证用户在北京版权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存证的同时,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系统均会对其存证证据的哈希值作同步存储。 为了依法维权,蓝牛仔公司通过北京版权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存证相关页面获取证据,并通过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诉讼平台提交该证据。在其提交证据时,电子诉讼平台同步生成该证据的哈希值。法院运用天平链将该哈希值与版权家存证平台提供存证时产生的哈希值做对比,得出区块链存证验证成功的验证结果,并向法官推送。最终,法院据此确定相关网页存证后未经过篡改,并对以上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均予以认定。 据了解,涉网案件的突出特点是,纠纷证据大量在线上产生,证据多以电子证据存在。针对涉网案件电子证据存证、认证、验证难问题,北京互联网法院成立伊始即主导建立了基于区块链的天平链电子证据平台。
天平链上应用单位提供电子数据存证服务,存入的数据都可获得存证编号,诉讼中当事人提交该存证编号和原始电子数据,“天平链”后台可自动验证该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和存证时间,并将验证结果直推法官。 据介绍,“天平链”作为联盟链,形成了四级节点体系。目前一级、二级节点共20个,应用节点包括版权、著作权、互联网金融等9类22个。上链数据2700万条,跨链存证数据上亿条,当事人网上提交的18万余件立案申请,证据全部通过天平链存证。 北京互联网法院制定了《天平链应用接入管理规范》及《天平链应用接入技术规范》,规范“天平链”接入方的资质要求、电子数据存证规则、接入平台管理机制、电子数据使用方式、链上单位监督审查与退出机制,从源头上助力解决电子证据真实性问题,防范电子证据认定不当。
协同治理推动版权纠纷化解
“在版权纠纷上,我们正探索形成行政司法协同、多方参与、技术支撑、机制创新、诉源共治工作模式。”北京互联网法院院长张雯介绍,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在推动构建版权纠纷多元治理路径上全面发力,今年7月份与首都版权协会建立“诉非云联”机制,在立案阶段当事人可选择首先进入首都版权协会线上调解平台接受专业调解,对和解协议北京互联网法院支持优先在线司法确认,双方平台实现数据深度对接共享。 为推动版权纠纷高效化解,北京版权保护中心“版权链”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对接,建成了依托区块链技术的版权纠纷协同治理平台。
张雯介绍,在传统版权登记机制下,版权登记机构主要对权属作形式审查,登记证书在诉讼中面临不会被法院认定的情形。此次协同机制的建立,权属登记的确权规则与司法认定规则统一,鼓励针对作品权属、授权证据作版权登记备案,同时采用区块链技术固定证据,建立规范的权属登记体系。
通过共同制定版权保护行业标准,形成了著作权登记和司法审判“双标统一”。同时,该机制建立起了司法审判“一键”调取行政著作权登记信息的业务流程与技术规范,实现了版权链和天平链“双链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