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ory」2020长三角城市创新生态指数④ |上海创新成果产量高 安徽亟需攻克难点

2020-09-28 20:57:33 作者: 「T.sto

创新生态产出水平的高低,代表着城市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产出指标的监测,对于评估一个城市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长三角创新产出城市排名中,各城市根据得分可以划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中,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嘉兴和湖州处于领先地位,由于杭州、嘉兴和湖州三市距上海较近,且嘉兴不仅是长三角沪苏杭三角区中心,也是浙江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使得三市的创新产出水平在浙江省内较为突出。第二梯队中,镇江、无锡、宁波排名更为靠前。第三梯队中,安徽省的城市居多,例如亳州、淮南、池州以及阜阳等。

创新成果:江浙城市创新成果势头好 南京独占高地

创新成果代表着城市开展创新活动的业绩表现,对于衡量城市的创新发展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创新成果的相关测度,发现南京市独占创新成果高地,展示出了南京市强大的创新发展能力。这主要是由于南京科技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创新资源,集中了为数重多的知识型机构和科技研发平台,在长三角地区拥有独特的地位,因而具有拥有较多的创新成果。2018年,南京地区共有3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9项;发明专利申请量40652件,比2017年增长9.0%;专利授权量44089件,比上年增长37.5%;全市人均工资性收入33067元,比上年增长9.2%等等。

在创新成果方面,由南京带头,苏州、镇江和无锡等城市引领协同发展,助力江苏打造创新成果大省。其中,苏州启动建设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中科院、南京大学、牛津大学等一批国内外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的重大创新载体;镇江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大力促进资源集聚化、企业集中化、产业集群化和技术集成化,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同时,还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无锡市积极倡导“创新10条”,以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强化创新型企业培育、建强提优创新平台载体和提升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能力四个方面为目标。

根据长三角41个城市关于创新成果的相关评价得分可得,创新成果势头较好的城市大多集聚在浙江省,如嘉兴、湖州、金华、杭州和温州。安徽省中成果较多的城市是滁州、安庆和宣城;江苏省成果转化最多的城市是南通。2018年,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的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5840元、38096元和23984元。其中,江苏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安徽省的1.6倍,浙江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安徽省的1.9倍。

成果转化:城市间成果转化差距大,安徽亟需攻克创新难点

推进城市的成果转化,将大规模科研与大规模生产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创新发展,创造出新产品、新产业、新岗位。

同省份城市间的成果转化相差较大,长三角区域的创新成果方面仍旧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如安徽省安庆和淮南,江苏省南通和扬州等。如:安庆和淮南受理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分别是9570件和5460件、3304件和2313件,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8倍、1.4倍;南通和扬州的受理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分别是52799件和41222件、24578件和11847,且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3倍、2.1倍等。以上数据均表明,在成果转化方面,城市间的差距较大,则代表着区域创新发展不协调,相关的微观和宏观经济的发展也不均衡。

在城市间成果转化的比较中,嘉兴、湖州和杭州均优于南京市,且嘉兴市的成果转化效率较高。2018年,嘉兴市不断强化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了一批科技成果落地。通过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先后引进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浙江未来技术研究院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累计347家;嘉兴还出台了《嘉兴市技术市场交易项目补助实施细则》,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等。湖州市2018年经认定登记的技术成交项目847项,比上年下降3.4%;技术成交金额66.0亿元,增长57.9%;以及全年获市级以上政府奖的科技成果27项。

安徽省的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较低。据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浙江、江苏和安徽三省的省会城市的技术输入和技术输出的总量分别由:杭州为1504、南京为1156、合肥为816,且杭州是合肥的1.8倍,南京是合肥的1.4倍。可见安徽的创新成果转化相对于其它两省较低,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安徽省的创新资源本身较缺乏,人才流动较少、创新投资不足和相关创新政策落实不到位;二是,安徽省的区位劣势,安徽省的大部分城市位于长三角的边缘,距离长三角区域中心较远,核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有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此问题。

本文摘选自《华东科技》杂志8月刊封面故事《2020长三角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有改动;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张宏洲、史志东、唐旭东、李岩

微信编辑:魏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