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栩然
首发 | 栩先生(公众号ID:superMr_xu)
1
最近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集体辞职的新闻,估计大家都关注到了。
事发的单位准确的说并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而是其下属的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
这些人据说是事业编身份,还有福利分房,结果都不要了,选择辞职。
因为动静太大,上面领导也关注到了。
7月份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到合肥开展调查工作。
他们之所以得到这么大的关注,除了事发突然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所从事的科研工作。
这都是未来大国重器的缔造者呀。
最终的结论,还有待于调查组调查后才能做出。
但就目前多家媒体所能看到的新闻来看,这次集体离职事件,实质是长时间矛盾爆发的结果,直接的导火索是因为该所更换安保。
而在知乎上,关于这件事的回答很多,这些回答大多匿名,归纳起来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科学院的问题,此次集体出走和新上任院长大刀阔斧的改革,是少不了关系的;一个是来自核所本身。
核所原先是一个搞核材料的研究室,之后扩张成一个研究所,揽下国家的几个大项目。但这两年申请不到大的科研项目,没有钱,人才就走了。
核所每年离职率是院里最高的。
《财经》杂志最新的独家报道里提到,近年来,高校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出走"成为热门话题,科技公司不断壮大,科技创业热潮兴起,不少高校研究人员被科技公司重金"挖走",或选择出来创业。
一位已经离开中科院创业的技术专家告诉《财经》记者,这几年高校研究院的人员流失情况确实存在,主要是因为研究院的福利待遇很多时候还不如高校教师,"前几年技术热,科技公司给出很高的待遇,技术专家出来创业还能拿到地**府的补贴,融资也更有优势。"
我一下子就想起两年前的另一个爆炸性新闻。
2
2018年的时候,一篇《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起因是航天601所因副主任设计师张**离职发出的一封***,信中痛陈张**离职的巨大损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虽然此事件刷爆网络后,很快迎来了航天601所的反驳,官微也及时跟进,还原了事情的很多真相。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事件还是引起了许多人关于国企人才流失、福利待遇、成长发展的广泛讨论和反思。
从张**离职到如今的90多名研究员集体辞职。
我觉得,更值得我们去反思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过去那么多年,事业单位、国企一直是这样的体制、这样的要求和这样的待遇,就能留住人,现在却不行了呢?
想来想去,就想起了《走向共和》里,李鸿章对梁启超说的一句话:
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
在事业单位和国企里更是如此。
一个大体制内单位,特别是中央直属的事业单位、企业,往往已经不能算是一个单纯的企业了,他们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一样,好几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结婚、生子,生老病死,都是在这个企业里。
它寄托了几代人的所有感情和希望。
除了政府机构,国企、科研院所可能是社会上最后一个完整保留几代人的地方了。从第一批公私合营的国企开始算起,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里面的人早已换了好几茬。
可悲的是,我们很多时候,还以为时间在这里是失效的,过去用过的办法现在还管用,过去人的精神现在的人都还有,过去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被传承下来了。
但按照时间来看,他们至少已经经历了整整三代人。
3
第一代人:
他们大部分都是在建国后通过分配或招工进入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分的房一般也是在国企厂子或者院所里。
在这样的单位,上班和下班就像大学里上课一样。
有些大的单位,厂子里不仅有工作区、家属院,还有自己的电影院,自来水厂,菜市场,小学,中学,养猪场……
完全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这些年轻时就进入这种单位的人,一辈子都可能再不用出去了。
单位为他们提供了一切,此后直到退休,大部分也仍然会一直住在厂里的家属区,有许多搞科研的工程师和技艺精湛的老师傅,退休后会一直被单位返聘,有许多就这么一直干到死。
许多职工从****就开始进入国企工作,在一个诸如烧炉子之类的普通岗位上默默工作了几十年。
一生所见,无非就是黑的煤、红的火以及自己由黑变白的头发,到退休的时候,自己的小孩刚刚成年,就又顶岗进入这个企业,拿起他父亲刚放下的铲子,一干又是一辈子。
生是企业的人,死是企业的死人。
真正做到了奉献青春献**。
考虑到那个年代里,他们的后代往往就直接顶岗继续在国企里上班,还可以再加一句:献了**献子孙。
我知道的一个国企里的老院士,已经八九十岁了,还每天坚持正常上班,带科研项目。
每年新录用的员工入职前,老院士都会认真地给他们上几课,讲讲自己当年是是如何拒绝国外丰厚待遇利诱回到祖国,又怎么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科研的。
他们真正经历了从一贫如洗到衣食无忧,真正体会到了这个国家半个多世纪里的沧桑巨变。
对这个国家、对党、对这个工作生活了一辈子的企业,他们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