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惊现“抗癌厨房”,看完让人沉默...

2020-08-24 10:21:04 作者: 江西惊现“抗




上篇与大家聊到美食主播的故事,今天与大家聊聊,这别具一格的厨房,在这个小厨房里,飘散着人间百味。


聊起厨房,多数人联想到米其林餐厅那种干净的舒适餐桌、厨具。



因在潜意识里人们都略微厌恶着邋遢、凌乱的厨房。

而在江西肿瘤医院,仅有一墙之隔的小巷子里,有个露天的厨房,每天炒菜做饭的人却挤满了厨房,满满的“烟火”气息。


来这里做饭的人,都是肿瘤医院的病人或者病人家属,这里也被称为“爱心厨房”“抗癌厨房”。


而创立这间“抗癌厨房”是年过六旬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早在1995年,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就携手做起了油条批发。于2003年,这对夫妇来到江西肿瘤医院附近的小巷子做生意。到了2005年,偶然有位买早点的顾客,询问夫妇是否可以借一下火,炒个菜。


夫妇爽朗的性格就答应了,随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从只有几人借火,到后来增加到几十上百人;渐渐地来的人越来越多,夫妻们开的炉子也越来越多。



且每次让人“借火”以后,这对夫妇分毫不取。后来常去做饭的病人家属着实过意不去,硬得付款,夫妇为了让他们安心,决定每炒一个菜收5角钱,一直延续到2016年才涨到1元钱。


万佐成爷爷常说:


生离死别是最可怕的事情。我们主要是为病人们提供一点方便,钱不钱,无所谓。”


帮人家也是一种快乐,能帮到病人和家属,我们就很高兴。


就这样,万佐成和熊更香夫妇一做就是十几二十年的时光


现在的抗癌爱心厨房早、中、晚三餐均有人来,每年人流量高达上万人。在“爱心厨房”里,有些脸熟的家属再也没见到过,也许是病人状况转忧为喜出院了,对吧?


同时也新增许多新面孔来到“爱心厨房”,这个小小的厨房已不再是单一厨房的性质,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一种社区。





?来到这个“社区”里的都是“不幸”的人,而这个社区融洽的氛围令人许些心疼。


这些因“借火”而都混脸熟的病人家属们都成了知心朋友,在空闲时讨论饭菜的做法、赠与自身照看病人的经验;


社区里人都是感性的,听到谁家病人要出院时,可谓比当事人还开心;

听到谁家病人情况恶劣时,“社区”里同伴都会前去看望,告诉病人生命的意义,坚持下去的意义。

可能在医院里做邻居做久了,这种情感是常人都无法想象到的吧。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这些邻居们还经常指点新加入的病友互办互助、抱团融合,在这些不幸的人眼里,遇到这个社区可算是最大的幸运了吧。





我想说的是,目前,虽然我们的国家医疗条件好了、生活水平好了,但是依然没有摆脱“一人生病、全家遭殃”的处境,

我们的朋友圈还时常被重病医治不起而发起的水滴筹刷屏着,而这些“爱心厨房”让这些病患家属聚在一起,这是来自底层人民为保全家庭而产生的不期而遇,同病相怜却又相互扶持,这小小的却也让人心疼的抱团是不是得引起我们社会的特别关注呢??


试想,如果如果这个围绕这些爱心厨房会有各行各业的其他人也参与进来,无论是医生、护士、教师、企业老板或是农民、白领等,那么或许,他们的情况会好很多,社会给予他们及他们的家庭的帮助也会更多,这就是“跨界抱团”的意义。



而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在众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是,如果民族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