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力作《八佰》:我们需要这样真实的战争片

2020-08-26 08:09:32 作者: 管虎力作《八


定档、改档、审查、疫情,几经曲折,管虎新作《八佰》上映,终于等到你。

不得不说,它足够让人惊喜——从未想过一部血肉横飞的战争片会使人如此感动。

“战争的背后都是**”,也总有些暧昧不明的地带。《八佰》本身的争议性不容置疑。

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们需要给观众一种力量,透过荧幕跟今天的人对话,他要真的深入其间,进到这故事中,我相信还是有它极大的情感命脉在里边的。”

今天就来聊聊,这部片子的“情感命脉”到底在哪里且为何如此“巨大”。

本片改自真实历史事件——四行仓库保卫战。

史料载,1937年十月末,日军突破大场防线,国民**军约70万人全线西撤,濒临崩溃。

时值九国公约会议即将在布鲁塞尔召开,而“国联”派出的军事观察团也即将抵达上海。

为维持抵抗样态,藉此赢得欧美诸国列强的同情与支援,**命令八十八师留守四行仓库,背靠租界,坚守待援。

从某种程度上说,四行仓库保卫战具有双重性质:既是战争,又是表演。本片“极大的情感命脉”便是来源于这场“狂欢化的角斗士表演”。

一、影片所构建的三重“看与被看”模式

以苏州河为界限,“戏台”与“看场”搭建成功;以炮火为信号,“看客”与“演员”已登场——“看与被看”的三重奏开始。

  • 第一重:麻木国人看浴血奋战的士兵们

垃圾桥的两端,天堂与地狱。租界里灯红酒绿,夜夜笙歌;四行仓库,枪炮雷鸣,厮杀不断。

于是,第一重“看与被看”模式形成:

租界里的国人“看”厮杀的士兵。隔着条河,像“看戏一般”,手里不忘搓着麻将牌,心里惦记着某某路的房产。

写到这般冷漠麻木的看客,免不了提起鲁迅的文章:

“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作间谍,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同样的,也像鲁迅所讲,他写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揭开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一身鲜血依旧往前冲的士兵们,为何不撤退?

因为“我们的民族病了...我们不只是在这里抵抗日本人,我们是在给他们看,中国人还在,这些民众,也会作为种子去叫醒更多的人。”

  • 第二重:外国人看中国人

就像开篇所提到的,这场战事的初衷便是为维持抵抗样态,藉此赢得欧美诸国列强的同情与支援罢了。

会议推迟的原因无需说明,弱国无外交。尽管如此,这一战,旗帜的升起,全世界看到了中华儿女的铮铮铁骨。

《泰晤士报》刊文:“八百壮士为中国争光荣,为中国主权永保卫,为民族生存而奋斗,是为人道而战,为文明而战,为和平而战。”

倒下的是血肉之躯,直起的是中华脊梁。

  • 第三重:当下看历史

生在和平时代,战争太过于遥远。

感慨《八佰》的壮烈与残酷,而这却不过是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的小小缩影。

抗日战争中涌现的**先烈、英雄人物以及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是全体中国人的荣耀和骄傲。

有的人死了,可是他们还活着,这是历史的意义——被铭记。

曾经,他们以血书写“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如今,山河无恙,人民皆安,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三重模式环环相套,由浅入深,其力度可想而知。

二、群像戏更见人性与真实

一场表演的成功与否无非两方面:夯实的剧本+以假乱真的情境。

《八佰》有如此大的情感命脉与其“真实”分不开。

首先,管虎并没有选择“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传统方式加以建构,而是选择了难度较大的群像戏。

于是,我们看到了怯懦自私,虚张声势又悔悟蜕变的老铁;

狠戾冷漠又孝子柔情的羊拐;

审时度势聪明圆滑的老算盘...

其次,管虎逃离了“高大全”脸谱化人物形象的窠臼。

我们可以看到,在面临生死抉择下最真实的人性:有英雄,就有逃兵。

为防止日军炸毁铁门,陈树生抱着**从二楼跃下,尸骨无存,只留下轻飘飘的一页纸“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紧接着,整个机枪连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大喊着跳下去:湖北通城李满仓、湖南浏阳王金斗...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丈夫许国,实为幸事。

打算三度出逃的老算盘,被端午发现后,哭着求饶:

兄弟,你有家吧,你家里有地吧,你有没有讨老婆啊?

我在老家他们给我订了门亲事,他们跟我讲,我老婆肉嘟嘟的,我都还没有看过。

仗怎么都要打完的,人是怎么样都要活下去的,我比不了你们,我做不了英雄,我不是,我就是逃兵,我是孬种。我求求你。

截然不同的两场戏,却都让人心酸落泪,这是为什么?

也许正如张译谈“老算盘”这个角色:“谈不上是喜欢他还是不喜欢他,只要进入到这个场景,我就是他,我就理解他。”

这就是《八佰》的魅力:够味儿,够真实,所以够感动。

王仙女的第43篇影视推送,爱好观影,内容纯属个人观点,欢迎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