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童70斤吃播”!孩子就该成为父母的赚钱机器?

2020-08-28 08:00:22 作者: “3岁女童7

童年不是为了长大成人而存在的,它是为了童年本身、为了体会做孩子时才能体验的事物而存在的。

——宫崎骏


1、为了赚钱,把3岁女儿喂到70斤

最近,一个三岁的“小网红”佩琪引起网友关注。只有3岁的她,体重已经70斤。

而这个3岁的小宝宝,除了有惊人的体重,还有着惊人的关注度:在某社交视频网站,佩琪妈妈为她注册了一个账号,但某单条视频的播放量最高达到55.6w。

小姑娘两年前和普通宝宝一样,一开始妈妈在某视频网站上传孩子玩耍、吃东西的视频,胖乎乎的小佩琪圈了一些粉丝。
面对家里的饭渣宝宝,对比小佩琪吃饭的视频,不少家长表示羡慕,还留言说看她吃东西很有食欲。

也许佩琪父母正是从网友评论里发现了“商机”,将佩琪推上了“吃播”出道之路。

随着视频播放量的增长,佩琪父母的金钱欲望也在不断增长,孩子被迫吃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已经完全忽略了食量、忽略了健康。

根据妈妈上传的视频可见,很多食物或者食物的吃法根本不适合小佩琪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甚至越来越离谱:汉堡、炸鸡、可乐、泡面……




不少网友留言,建议佩琪注意饮食平衡。但佩琪的爸妈视若无睹,继续让孩子吃烤肉、烤串、烤肠。还淡定表示:孩子只是好养。

孩子真的这么爱吃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某个视频里,小佩琪不断央求母亲:别弄了别弄了别弄了。

爸妈一边答应,一边又给她面前的空盘加满。

佩琪父母仿佛从来没考虑过,长期的暴饮暴食,对孩子的健康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孩子体重太重会造成骨骼负荷过重,可使腿部弯曲而变成弓形腿,严重时还会造成呼吸困难。

面对越来越多网友的质疑和指责,佩琪父母再也无法用“无知”装“无辜”,索性直接推卸责任。

爸爸无法自立仿若“未成年”,倒把两三岁奶娃娃推出来养家赚钱,孩子做错了什么,要承担父母的无能?

2、是发挥特长,还是埋葬梦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孩子开始“抛头露面”,变成赚钱的工具。

相信很多人还记得,3岁的童模妞妞被亲妈踹屁股的新闻。

当时先是网上有人发了女童被踹的见闻,被网友关注,很多人猜测这是工作人员为了赚钱虐童。然而后续详情出来后,大家既震惊又愤怒,因为行凶者,就是女童的妈妈。

女孩妞妞是一位童装模特,淘宝的很多家店铺都在用她做童模。

曾经有位做儿童摄影的人也在朋友圈说,自己曾在淘宝摄影基地见过妞妞,童模一般的工作时间是早9晚6全天,大部分的孩子7点就起来了,每天的工作量很大。

更令人心疼的是,经合作过的商家爆料,妞妞挨打是常态,不少合作者都亲眼见过。

当时的事件,引发了公众对童模行业的关注。

童模好赚钱,刺激着越来越多的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往圈子里挤,还催生了“童模培训班”这一新生行业。

但是童模是个吃“青春饭”的工作,过了某个年纪,长到一定身高,就很难接到订单。

小孩子长得快,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更无限的“价值”,直接把孩子念书的时间都省下来了。

据调查采访,不少童模“被迫失学”,甚至连幼儿园都没念过。

虽然事件之后,很多淘宝店主联名呼吁规范童模拍摄行业,推动童模保护。但这些事件背后的问题,却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


也许家长一开始是觉得孩子爱拍照,也许有的是为了多渠道“晒娃”,但在金钱的刺激下,个别家长渐渐迷失。

明明一开始让孩子当童模或者参加童模培训,都是抱着望子成龙的心态,理由大多是:“为了让孩子更自信”、“孩子喜欢拍照,给他一个追逐梦想的机会”等。

走着走着,有些人被成功光环的迷醉了,被日进斗金的盈利俘获了,孩子的梦想、教育的初衷,都渐渐被遗忘。

宽泛些讲,不仅仅是童模、吃播,很多很多孩子的领域,都需要家长时刻自省:当前的这条路,是为了孩子发挥特长,还是在让孩子埋葬梦想?


3、不要让父母的欲望,夺走孩子的童年

凭借《爸爸去哪儿》第四季走红的萌娃阿拉蕾,走红之后,继续拍戏、拍杂志、接综艺,资源很好、通告不断。

参演成龙《美丽的神话》MV,在一群小朋友中担任C位;出演电影《营救汪星人》,参加戛纳电影节……

年少成名的阿拉蕾收获了鲜花、收获了掌声,甚至为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收入。但对小孩子来说,过早的被大人们的欲望所沾染、裹挟,她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她才不过是个几岁的孩子,正值成长的黄金时期,她却要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来参加各式各样的商业活动,她的童年,真的快乐吗?

卢梭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人生的秩序里,儿童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教育孩子这条路上,充满着艰辛与诱惑,赢关注、博眼球,很容易就变成了成人视角的衡量标准,变得功利化。

但赚钱本该是成年人的事情,不应该把它强加到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身上。钱,我们总有一天会有的,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就真的没了。

这世上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深爱自己孩子的。但是,这份爱,不应该是独断包揽和规划人生,“为了孩子”也不是一切作为的美好包装。

希望所有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发自内心的纯粹爱,在面对金钱和爱的时候,请把心中的爱放在第一位。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