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守卫战,是国军演给美国人的一场戏,老兵被卖有苦说不出

2020-09-01 09:22:46 作者: 四行仓库守卫

这个情况被该师副师长冯圣法知道后,曾前往劝解,无效。

孙元良竟理直气壮地说:“英雄总是和美人联系在一起的,自古英雄都喜欢美人,尤其是我们在上海作战有功,做这一点小事没有什么。”

有人讲电影《八佰》就涉嫌洗白孙元良,实际上电影中并没有对他着笔墨,洗白之说也就无从谈起。

接着往下讲,孙元良接到作秀给欧美诸国的政治任务后,并没有按命令留下一个师,而是仅留下了一个营,对外称是一个团,并留下了一个团长进行指挥。

这个团长就是谢晋元,《八佰》中的灵魂人物。

谢晋元与“八佰”

要说这个谢晋元,气运也挺背的,他是黄埔军校四期学生,并参加了北伐战争,稳稳的“天子门生”,但谢晋元的官运却并不亨通。

1930年才升任中尉连长,此后他调入19路军,更是严重影响了升迁。

后来虽然凭借同学关系调进了蒋军嫡系88师,但是担任的都是些闲职,有职无权;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为黄埔四期毕业,因杀妻案坐牢而影响了升迁的张灵甫,淞沪会战已是上校团长。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平日里不被重用的人,此时在孙元良眼里成了固守四行仓库的最佳人选,虽然有排除异己之嫌,可是谢晋元毅然接下来任务:“决心以生命报效国家,誓死完成任务!”


谢晋元与其部下的四名连长


剩下的事情就是电影《八佰》里发生的了,虽然有些情节略显夸张,但是在电影拍摄的手法上讲也合情合理。

像观众们最为诟病的“拿身体挡子弹护旗”桥段,是导演借助了西方电影《硫磺岛战役》中美军护旗的拍摄手法,创造出来的电影艺术。


升旗

真实的历史是:谢晋元为了让上海租界市民和洋人看到还有中国军人战斗,鼓舞民众才决定升旗,负责升旗的士兵也很机灵,在深夜借着夜色让巨大的旗帜飘扬了四行仓库顶楼,期间并没有士兵用肉身挡飞机子弹的事情。

“八百壮士”之一的老兵王文川老先生的口述也佐证了这一点:

“国旗送来后,谢晋元组织一半的人(200多人)去楼顶升旗,他们找了根两米多的杆子把国旗升起来,下面用粮包压住,为了让对面的人看的更清楚。”
“但是升旗后,并没有日本飞机来袭击和轰炸,四行仓库战斗双方都没有使用重武器,基本都是机枪和步枪。”

“八佰”老兵 王文川


将真实的历史事件搬上荧幕,少不了电影艺术的加工,这也总比一些人将小说中的虚构情节当成历史膜拜,醉心于炒作子虚乌有的事情要好的多。

况且,真实的八佰壮士在四行仓库的战斗确实是一场中国军人与日军实打实的生死战,并且在各种真假难辨的负面消息满天飞的当口,这场孤军战斗无疑让全体上海市民、乃至全国人民精神为之一振!
全上海乃至全国民众都被四行仓库守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而感染,又掀起了新一轮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的热潮。

这场战斗在宣传效果上达成了蒋介石的政治构想,外媒《大美晚报》和《泰晤士报》纷纷正面报道“八百壮士”,蒋介石见宣传效果已经达到,害怕继续让谢晋元打下去会影响租界安全,惹怒列强,便着急忙慌的命令谢晋元撤退至租界。

至此,蒋介石向西方表演的“政治乞讨秀”完成了。

然而,英雄却没有得到英雄该有的待遇,四行仓库的守军退到租界后,被租界当局缴械,圈禁于“孤军营”中长达4年之久。


进入租界的524团战士们


并且租界拒绝担负“八佰”守军的饮食起居问题,更讽刺的是,国民政府,似乎也遗忘了应该尽其所能营救这支队伍早日归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个英雄群体被日军分遣各地充作劳工,对冒险脱逃来归,以及战后余生的官

兵,国民政府均不管不问。

反倒是被汪精卫刺杀的谢晋元的遗孀凌维诚在抗战胜利后,多方奔走,组织幸存官兵在上海码头当搬运工,以维持生计。

如此反差,让人唏嘘不已。

《八佰》,观摩下来,并没有发现如网上所说是在以艺术的手法洗白国民党高层的腐败无能,反而通过这部电影让观众了解了荧幕背后的事实,看清了这次“政治乞讨秀”的真面目。

《八佰》,进一步摧毁了人们对于国民党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