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现居厦门的抗战老兵王湘生、马作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讲述当年亲身经历的那段浴血奋战抗击外敌入侵的历史。而祖籍厦门的华人科学家林可胜当年投笔从戎、领导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舍生忘死救国的图片视频展今起也在厦门举办。
老兵王湘生:十三岁参军 枪一响忘记害怕
人物名片
王湘生,曾任福建省守备四师政委。1926年2月出生,1939年6月入伍,1983年12月离休。王湘生离休后一直关心厦门市下一代工作,被厦门市关工委聘为常务副主任、顾问,现居厦门。
“我那时只想拿枪上前线,一点不想做文职工作。第一次作战打伏击,一动不动等了12个小时。战斗前,其实挺害怕的,后来枪一响,什么都忘了,只想着瞄准敌人,多杀几个鬼子。”
——王湘生
尽管已经94岁高龄,满头白发的王湘生思维依然清晰,表达依旧流畅。近日,他受厦门实验小学邀请,在新学年开学仪式上给孩子们分享战争年代的故事,赢得孩子们阵阵掌声。
抗战老兵王湘生老人,为孩子们讲述抗战故事。(资料图)
祖籍山东莱州,出生于1926年的王湘生,13岁便入了伍,成为一名娃娃兵。因此,他不平凡的少年时代,自然能引起年龄相若的孩子们的共鸣。昨日,记者专门采访王湘生,听他讲述抗日战争年代的难忘经历。
走50多公里去参军
不想“从文”只想上前线
提到当年参军的经历,王湘生记忆犹新。他说,自己是贫下中农出身,当时家中只有一亩半地和两间茅草房。“1938年前后,从县城到村里都在宣传抗日救国,村里很多年轻人加入了八路军,大我两岁的哥哥也在1938年入了伍。”王湘生说,自己在学校是儿童团长,也是积极分子,经常去其他村宣传抗日,决定入伍是迟早的事。
1939年,年仅13岁、还是五年级学生的王湘生经一位八路军同志介绍,打算去距离家乡50多公里的莱阳北坡村参军。“当时,我就一路往北坡村走,走走歇歇两天才到达目的地。”王湘生回忆道,一路就跟老乡讨饭吃,跟他们说自己要去加入八路军,请他们给个落脚地休息,给口饭吃。老乡也心疼他这个十几岁的孩子,给了他很好的照顾。就这样,一个13岁的孩子一个人走到了目的地。
然而,介绍人看王湘生年龄小,给他介绍的是八路军办的抗日军政学校。王湘生交上介绍信,领导看他年龄小,就留他在机关当勤务兵。“我那时只想拿枪上前线,一点不想做文职工作。”王湘生笑着说。但是上级安排的工作还是要做,就这样他坚持了半年。后来,总想拿枪的王湘生“心生一计”,向上级申请去哥哥所在的胶东区党委警卫营,可是去了后,领导看他年龄小,又让他学医。
王湘生说,就这样在机关做了两年文职工作后,终于在1941年,王湘生和其他娃娃兵战友们一起被编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教导营第四连,他们面对的将是和日军实打实的作战。
抗战最艰难时 生吃野草大衣当被
王湘生说,自己第一次拿起枪抗击日军,是在青岛海阳县玉山寨的一次伏击任务。当时经过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后,日军开始对敌后区扫荡。为了躲避敌人的扫荡,王湘生所在的部队昼伏夜出,后来得知日军要经过玉山寨,便打算在这里打一场伏击。
“当时我们所在的四连被安排埋伏在玉山寨一个峡谷的菜地旁。”王湘生回忆道,“另外四个连的战士都是老战士,他们作为主力攻击,我们配合打伏击。为了等鬼子,我们从夜里12点一直等到第二天中午12点,一动不动,小便只能尿到裤子里。后来,终于等来了鬼子。”
说到自己第一次作战,王湘生说,战斗前,其实挺害怕的,后来枪一响,什么都忘了,“只想着瞄准敌人,多杀几个鬼子”。
当然,险情是少不了的。让王湘生记忆最深的一次,是1941年在海阳县盘石店与日军的遭遇。“当时我们从南往北移动,而日军正好从北往南扫荡。”王湘生回忆说,当时我们已经发现了日军,本来想向西绕道进入山区再向北进发,没想后来还是被他们发现了。于是,双方在一个梯田展开了激战。当时,双方互有伤亡,在撤退的过程中,一名战友就在王湘生边上,被流弹打中,倒在了那里。
抗战年代,条件异常艰苦。王湘生说,那时是缺衣少食的,能有玉米饼子、野菜饼子吃就不错了。因为缺吃的,十六七岁的他得了胃病,没有药,医生只能给他一些苏打粉当药吃。最艰难时,他们躲在山上,只能生吃野草喝泉水。当然,衣服也不多,就一件军大衣,冬天时既当衣服又当被子。因为长时间行军不换洗,衣服都长了虱子,夜里被虱子咬得睡不着。“抗战时就这么艰苦,好在熬过来了。”王湘生笑着说。
老兵马作金:当年子弹金贵 我们苦练拼刺刀
人物名片
马作金,1930年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石良镇下河头村,14岁参军,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退伍前在原三十一军九三师二七七团一营任副连长,现居厦门。
“现在国家富强了,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但大家不能忘了过去,只有铭记那段血泪史、抗争史,才能更加珍惜今天,为明天奋斗。”
——马作金
马作金发丝全白,但只要提起当年的抗日往事,他的老兵之魂就再次被唤起,神采飞扬,声音洪亮。无论是14岁离家当兵,还是在战场杀敌,对马作金而言,这些记忆刻骨铭心,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回想起并肩作战的战友和英勇牺牲的哥哥,马作金前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难当头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发生在每个老百姓身上的切肤之痛。当我们铭记历史,认清来路,才会更加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
马作金拿出自己和战友的老照片,讲述抗日往事。
入伍:见不得日本兵烧杀抢掠 他14岁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