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成团:一场从造梦到妥协的“限定”选秀

2020-09-06 17:14:22 作者: 《乘风破浪的

文 | 肖晓

“宁静 我拿第一不想成团”、“黄龄说的什么意思”、“宁静最后的发言 底气和胆识”、“黄龄视频回应”……昨晚,《乘风破浪的姐姐》成团直播,复杂的成团赛制、大型联欢晚会的现场,本应是属于姐姐们的舆论狂欢其实到今天凌晨才开始发酵,不过这种经过短暂沉淀再度释放的热情也染上了浓烈的“扯头花”内味。

和所有的选秀成团夜一样,对于宁静、万茜、孟佳、李斯丹妮、张雨绮、郁可唯和黄龄7人以「无价之姐」之名成团出道,“并无太多意外”和“有太多的意难平”两股声音不断交叉碰撞。与此同时,姐姐们的成团感言、成团采访等也被放置在了放大镜下,接受网友逐帧的检验。


其实不仅是成团直播夜,还有从最初的惊艳到后来的落入俗套,节目口碑高开低走,暴露的都是《乘风破浪的姐姐》作为一档限定选秀的极致两面性:一面是以创意“姐学”撬动市场热情,喊出重新定义女团的口号,一面是不断向既定的选秀模式和观众市场妥协,而整季节目便是两者的拉扯碰撞。

不过回归市场,谁又能否认在这个夏天曾被《乘风破浪的姐姐》惊艳并为之鼓舞呢?就像虽然有失望有争议,但是随着「无价之姐」成团,还是有大量网友在微博上告别这场呼啸而过的姐学浪潮:“我的限定夏日结束了”,当然还有“意难平”代表的“我发誓以后再不搞选秀”。

「无价之姐」成团夜,到底定义了什么?

已经落幕的成团直播夜,是《乘风破浪的姐姐》在造梦与现实间拉扯碰撞的典型产物和一次集中展现。当流量话题至上时,节目话题主体不断转移,节目主题不断被模糊,姐姐主场优势的丧失也让这场历时三个月的拼搏更像是闹剧。

首当其冲的便是成团直播夜当晚共有17位男嘉宾,并且多位都贡献了solo表演,市场上关于张杰、蔡徐坤的讨论一度超过了姐姐。事实上,早在节目官宣男嘉宾名单时,网友就对这个兼具“伏弟魔”特质和向男性妥协的举动表示了不满,某微博大V关于此的观点更是收获超百万点赞。


这并不是说《乘风破浪的姐姐》必须成为女性的自留地,拒绝男性的加入,只是这一次颇有本末倒置的意味。虽然嘉宾表演中不乏品质上佳的舞台,但是对节目主题的助益却是有待考量的,甚至于相比以往选秀中常见的传承性也落了下风。

其次在“成团”主题下,节目还设置了多个奖项,对姐姐以及公演舞台进行表彰,其乐融融的颁奖轮流上场的感言,再加上两组平分的个人奖项,都在消解节目的选秀特质。男性嘉宾的solo舞台,姐姐们的颁奖典礼,这分明是一场大型联欢晚会。

回归到成团问题,姐姐们引爆的话题却是“假唱”,甚至有网友指出除了张杰表演时宁静真唱了几句外,姐姐们的表演都是大型假唱现场。虽然之前的选秀直播夜曾翻车无数,但姐姐们的假唱显然更加伤害观众的热情,也让“三十而骊”的口号更像是一句空话。

复杂的成团赛制,和成团夜难以避免的“内定”猜测,同样是节目面临的质疑。王霏霏、张含韵等人无缘女团成为“意难平现场”,不过也诚如网友所言,「无价之姐」的特殊之处在于即使不是她们7个,任何7个姐姐成团都没有太多的违和感,而也总有人意难平。这或许也是市场对选秀总是欲罢不能的原因。


不过当节目重拾“骊姐”语境,又会让市场为之惊艳,成团直播同样有其致力于造梦的部分。当八个来自各行各业的硬核姐姐站上舞台,当中国女排们唱响《入海》,当宁静张雨绮等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着“姐味儿”语录,都在唤醒市场久违的热情,让观众感受到属于“姐姐”的魅力。

从造梦跌入现实,《浪姐》的突破与妥协

其实不仅是成团直播夜,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这种妥协与创新的不断拉扯始终存在。可能行至当下,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回想起节目“重新定义女团”的用心,或者是初入选秀场姐姐们鲜明的性格和略显“生涩”的舞台,但这恰恰是节目最初让人眼前一亮的存在。

谁也无法否认,最初《乘风破浪的姐姐》确实是有着突破的野心的。没有提前告知的初舞台评级、全开麦的大胆、姐姐们毫无修饰的性格特色,以及前期在舞台表演上的生涩,都让我们看到了属于女性的魅力和无限可能。

而将30+女性放置在更年轻的选秀语境下,不仅将市面上庞大的选秀粉丝纳入受众群中,年龄不是问题、唱跳没有界限、不断挑战自我、重新定义女团,本身也极具看点。当这些在各自领域独当一面的姐姐放下荣耀也放下姿态,从头再来并不断突破自己的时候,对荧屏外观众的鼓舞是巨大的。


在她们的身上,女性观众同样可以实现对于自我的投射,或是对现实的提振或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冀。镜头下的女明星以一种坦然的姿态面对年龄、事业,并通过镜头也将她们的所思所感传递出来,和荧屏外的观众形成一种隔空对话,她们的飒爽金句戳中笑点也戳进了观众的内心深处。

节目高开低走的分界点应该是姐姐们逐渐熟谙舞台的潜规则并不断向之靠拢,从全开麦发展到后来的对嘴假唱、以及难以掀起共鸣的现场投票结果。随着淘汰赛制的出现,姐姐们明显在选择舞台曲目时具有更加强烈的目的性,当然她们在节目中也不避讳谈及这一点,当潜规则被戳破,市场的追踪热情也在迅速衰减。


现场投票观众的“迷之审美”加剧了市场对这种潜规则的反感,当人气、舞台炸裂都超过表演本身,《花样年华》《我用尽一切奔向你》等节目落败,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内容的伤害。

除此之外,过度复杂的赛制、多达六次的公演舞台、不断加更的排播方式让节目保持高曝光和高话题的同时,也榨干了市场对节目的热情。数据显示节目豆瓣评分和猫眼热度值在8月中上旬先后迎来大幅度下滑,而彼时节目才进行到第四次公演,新裤子乐队助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