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能否跟上城市化进程?余杭求解“撤村建居”社区精细化治理

2020-09-22 09:30:50 作者: 社会治理能否

  这样的“散装社区”,能否形成凝聚力?对城市治理,特别是由乡到城转变过程中的余杭来说,这是一道必须面对的考题。

  当下余杭城镇化率仍然在逐年提高,每年又有20多万新余杭人涌入。要让他们找到归属感、留得下来,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区,无疑是重要的避风港湾。

  在余杭乡村,有一项成功的基层治理经验——“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这一经验正运用到城市社区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余杭几乎每一个人口较多的社区都有一个协商议事的载体,比如,高地社区有“板凳评议团”,新梅社区有“小橙大事”,文仪社区有“五方议事会”等。

  除了线下的议事会,一些社区还提供线上的议事平台。它们从社区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协商的原则出发,为新老居民提供了沟通的桥梁。许多人在这里相识,从陌生变熟悉。

  我省正着力打造的“未来社区”,描绘了九大场景。其中,居首的就是邻里场景,并提出了“合作居住”的概念。生活上出现问题,可以随时从社区中,找到得力的帮手;有事外出时,能够放心地将孩子交给邻居照料;邻里间可以共用很多共享设施,甚至共享汽车。

  未来社区里,有世代躬耕陇亩的原住民,也有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他们来自不同的省市或国度,但社区能提供宽松和谐的公共空间和合作居住的社区生活。未来的社区,没有陌生人。

来源: 浙江日报    | 作者:施力维 通讯员 费彪    | 责编:汪杰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