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唐朝,很多不熟悉历史的人会有一个刻板的印象,那就是安史之乱后唐就亡了。实际上,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从表面上看,内忧外患,似乎已经衰弱到了不堪一击,但是却又残存了一个半世纪。
这种“弱而不亡”的状态和藩镇之间的制衡以及中央与藩镇之间的制衡是密不可分的。
对于唐代的藩镇,宋人有一句很有趣的评论:“弱唐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 看似四分五裂,实际上却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动态均衡。
直到黄巢起义,严重破坏了这个均衡,于是力量迅速的重组整合起来,不久某些藩镇坐大,再无其他力量可以制衡,唐朝统治终于土崩瓦解。
说起唐朝的藩镇,经常地会想到的是“藩镇割据”,其实唐朝安史之后的四五十个藩镇中,真正割据的只是少数,最为典型的是“河北三镇”,其他大多数的藩镇还是忠于朝廷的。这四五十个藩镇可以大致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割据型;主要集中在河朔,大多是安史旧部归降者,代表就是河朔三镇——卢龙, 成德和魏博。这类藩镇的藩帅不由中央任命,而是本镇将士拥立,他们的赋税也不上缴中央,全部留作自己瓜分。
他们表面上忠于朝廷,事实上却像一个个独立的王国,虽然代、德、宪、穆诸朝多次讨伐这些藩镇,但是全部以失败告终。安史之后的藩镇动乱,以这类藩镇居多。
第二种是遏制型;主要在中原一带,譬如宣武、武宁、河阳、河东等。这些藩镇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遏制上面的割据藩镇,他们平时常宿数十万重兵,防备河朔割据藩镇的侵扰,同时他们的赋税也基本上留作自己用,主要是为了维持强大的驻军。
他们既是唐朝中后期平乱的主要力量,又是乱兵频生的是非之地,但总的来说他们还是接受中央的管辖的, 虽然也有暂时割据的情形,但是不久就被讨平;虽然有时候也抗拒中央命令,不听从调遣,但是都不长久。
宪宗年间藩镇图
第三类是守边型;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边疆,防备西北和西南的少数民族。这类藩镇也驻有重兵,但是他们必须依赖中央供给。与中原藩镇不同,他们的驻地并不富饶,不能自给,需要中央财政供养。这些藩镇相对安定些,当然也有少许叛乱,主要原因是衣粮欠缺或是藩帅太贪,克扣粮饷。
最后一类是赋税财源型。主要是东南一带的藩镇,这类藩镇没有多少军队,但却极其富裕,是中央的赋税之地。这类藩镇很少叛乱,所以史称“天下藩镇,东南最宁”。
这些藩镇之间相互制衡,东南藩镇有财无兵,西北藩镇有兵无财,必须中央集中调度,听从中央指挥。
河朔藩镇与中原藩镇割据与反割据相持,中原偶尔也有藩镇想联络河北三镇一起造反的,但是很快就被周围其他忠于朝廷的藩镇平定;而河北三镇也没有足够的力量灭掉中原的藩镇,像安史一样打进长安。
不过比较有趣的是,为什么区区三镇(宪宗以后,割据的基本上就只有河北三镇了),唐朝一百多年都平定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