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火器训练脱靶会如何?印度若采用此制度,将成为大敌

2020-07-23 20:01:44 作者: 明朝火器训练

印度军队的战斗力向来堪忧,不过最近有消息称印度军队可能采用新的训练模式,与中国古代类似,那么我国古代是如何培训士兵使用火器的呢?

火器以其远程巨大的杀伤力而在明代中后期大量配备与军队之中,但火器的大量使用以及或其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促使军队里开始针对这些问题对士兵的单兵以及协作作战提出新的要求,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军队的训练也有了一些针对性的变化。

明军根据自身训练实际需要,战术发展需要,努力对己方现有火器技术作出改进,“旧可用者更新之,不堪者改设之,原未有者创造之”,“弓矢之力不强于寇,而欲籍以制胜”,这当然“不可”,惟一有效的方法便是充分利用各种火器,以我之长,克敌之短。训练鸟铳,“鸟铳快枪,每人以六发为止”;训练边铳,“凡边铳手,当俱令一手拿在铳前,铳身夹在腋窝之内……又装起为快”;训练佛朗机,“凡佛狼机。。。一架连放三次,提铳装运速而如式”;训练虎蹲炮,“凡虎蹲炮,先看炮身,次看药须细迅,药线燃之是否疾跃……次看装法是否合式……必高下正合远近,安置不致跳跃”

对于火铳手而言,训练其火器的使用技能为主,以提高其实战能力。火器的使用以射击为主,因此射击训练对火铳手而言是不可少的。但射击训练“必加铅子筑土墙为的,如校射之法,赏其命中者,始为有益也”,否则“操演空礴,轰然如雷霆者,第以炫耳目,实徒费耳”,也是没有意义的。明军将领根据实战经验,制定了详细的各种火器的射击动作要领,并制成小册子,作为当时的射击教程。“妙在打眼圆中”,“铳须作三节学,先习法,次用药,次打靶,不可骤进,与学书学射相似;若图骤进,终不合法矣”,由于鸟嘴铳的显效威力,明人对鸟铳的发射之法著述颇多,另如“鸟嘴铳最后出,而最猛利。以铜铁为管,木真承之,中贮铅弹,所击人马洞穿。其点放之法,一如弩牙发机。两手握管,手不动,而药线已燃。其管背施雌雄二桌,以目对桌,以桌对所欲击之人,三相直而后发,拟人眉鼻,无不着者。捷于神枪,而准于快枪”下。

对于炮手而言,训练其检查、保养、指挥、发射、装填、运输、调试及瞄准等全方位的训练是正确使用火炮、提高火炮命中率的有效途径。对于火炮的操控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如对于虎蹲炮而言,“间土而入,筑实而停。盖以实球,合口乃成。用力打下,二层箍平。于是开地作渠,后深前盈。纂加后足,尾与地平。前爪两撅,斜打里行。听号而发,纷如流萤。”

这几句便是虎蹲炮的操作要领,前后押韵,上口易记。“如百子铳,佛朗机、鱼鼓炮之类,皆须试验堪用,演放精熟,此须教场中及空阔去处,立把比试。一队中须得五、六人善于点放者,余人俱演习装药诸等事”。“千里雷点放,缓急不误,为熟”。对于火箭手而言,“比试以八十步立靶,平去能中为精,歪斜起落,不入靶者,治其兵,连坐其长”。可见,当时训练火炮是非常严格的,也因此火炮成为了明朝少数可以抗衡清朝的兵种。

参考资料【1】武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