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了哈密的归属问题,才知道明朝的“开拓进取”纯粹是一个谎言

2020-07-24 12:13:12 作者: 看懂了哈密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似乎研究出了一些门道。表面上来看,永乐皇帝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拓土的君王,但是从仁宣二帝开始,明朝的开疆拓土就终结了,这就意味着永乐皇帝并没有把“开疆拓土”作为明朝的基本国策,那么他的后世之君也就不会继承他“开疆拓土”的方针。

其次,先前我们提到,永乐皇帝之所以对外经略如此积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想转移朝政的视线,将国家的视线从对内转向对外。这对于他个人而言是很有利的,因为如此一来,朝臣和民众就不会过度地关注他谋朝篡位的事实,换句话说,他想用开疆拓土来掩盖他的罪过。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永乐皇帝开疆拓土不假,可实际出发点却不是因为“领土意识”,更多的是为自己博一个好名声!

明成祖影视剧形象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臆想,但接下来的深入研究,却从侧面佐证了我的这一观点!

明成祖将哈密置于明朝版图仅仅半个世纪,哈密卫就受到了另一股势力的强力冲击——吐鲁番。

从成化到正德,吐鲁番对与哈密卫的骚扰日益严重,除了吐鲁番本身的崛起以外,地理位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者相距约400里

从吐鲁番的视角来看,哈密卫并不在明朝长城防线之内,和蒙古人的想法一样,只要不在长城防线之内,那都是可以去“打草谷”(劫掠的俚语)的地方。

尤其是在成化年间,吐鲁番对于哈密卫的骚扰几乎贯穿了明宪宗执政的全部时间。成化十二年,在对“哈密忠顺王继承问题”上,明朝作出了让步——原本应该让亲顺明朝的阿尔察继位,结果却让哈密地方自立的罕慎做了忠顺王。

从这一刻开始,哈密卫作为明朝西北屏障的地位就逐渐丧失了。

果然,不久之后,哈密就发生了叛乱,这原本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明朝的态度却有些出人意料——大臣对是否出兵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请注意!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要逐步揭开“明朝领土缩水”的根本原因了!

大臣争议

这次争议的结果是——不出兵!

是不是很意外?这样的结果和明朝强硬的形象完全不符!大臣们的理由则是尽最大可能支持亲顺明朝的忠顺王继位,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

这里其实就涉及到了士大夫阶层的态度问题了!

从永乐朝以后,边防的事务就不再以皇帝的个人意愿作为标准了,而是交给了内阁以及士大夫阶层去处理,所以边防问题的妥善与否直接取决于士大夫的态度,

明成祖设立哈密卫以后,士大夫就一直视哈密为”内城“,而到了成化时期,这样的态度发生了些许改变,虽然还是视哈密为明朝固有之领土,但是因为明朝国力的衰退,对于边防的经略更多地是以防守为主。

就拿上文提到的”群臣争议“为例。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永乐时期,那么我敢肯定,明朝政府绝对会出兵摆平的,但是现在是成化年间,在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和瓦剌崛起后,明朝政府面对的边患更加严重了,这就使得士大夫阶层开始考虑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稳定地解决矛盾,毕竟单靠打仗是非常吃力的,一不小心就会酿成灭顶之灾。

所以,在面对吐鲁番的威胁时,明朝的士大夫们才会选择和平解决。

其次,就哈密本身而言,明朝士大夫对它的态度也有了不小的转变:最开始的时候,明朝政府视其为边防的重镇,希望依靠它来维稳边境,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边患事务发生了”由西到东“的转移,蒙古和辽东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哈密卫是无法处理这样的事情的,本着”先重后轻“的原则,哈密卫就逐渐失去了它作为重心的地位。

于是,在士大夫眼中,哈密就成为了一个政治象征,其实际意义慢慢地就被淡化了。

不过,即使被淡忘,哈密依然是明朝的疆域,可到了嘉靖时期,士大夫们的思想又发生了质的变化······

嘉靖初年,吐鲁番攻取了哈密,在铁一般的既成事实面前,明朝不得不承认,自己彻底失去了哈密。

令人费解的是,明朝对此几乎毫无反应,甚至还有些大臣上书认为“哈密本来就对大明毫无意义,失去也就失去了吧!”

最开始我以为是“阿Q精神”在作祟,明朝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才这么说的,可是后来我发现——明朝真的是这么想的!

早在哈密失守之前,明朝内部就出现了“放弃哈密”的主张,理由则是固守哈密不如固守河套,固守京畿,大明应该把主要的力量用于关内的防守。

这样的言论出发点是好的,也相对符合当时明朝的国情,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

首先,提出这些言论的人都是当时的主事大臣,其中就有内阁首辅杨廷和,他的朋党一提出这个意见就遭到了抨击,反对派认为是他们的懦弱无能才导致边患如此严重。

可千万别以为这些反对派是为国着想!

这些反对派真正的目的在于扳倒杨廷和。嘉靖初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大礼议事件”,该事件的主要情节就是杨廷和等人想让嘉靖皇帝入奉大宗,放弃自己兴献王儿子的身份,嘉靖不同意,结果双方僵持不下。

这件事情发生后不久,哈密就被吐鲁番所侵占,于是,反对派就以“边患不睦”为由肆意抨击杨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