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宰相吕夷简和范仲淹的出镜率都非常高,在剧中两人因政见不同而经常互怼。那么,历史中真实的吕夷简又是个怎么样的人?我们一起来看看。
吕夷简
吕夷简(979年-1044年),字坦夫。北宋大臣。北宋寿州(今安徽寿县,一说凤台县人)人,进士出身。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太子太师、北宋名相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
咸平三年(1000年)吕夷简中进士。曾继晏殊出任西溪(今江苏东台)盐官。在西溪时,是爱民的好地方官,当时西溪人家都种植牡丹花,吕夷简也好此道,远近传为美谈。
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年幼的宋仁宗即位,刘太后临朝称制。吕夷简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吕夷简一方面要细心处理国家大事,一方面还要小心翼翼地约束太后的放纵和独断专行。在这种情况下,吕夷简本着公忠报国之心,殚心竭虑地处理万千事务。小事他照顾太后的颜面,大事则寸步不让,有时惹得太后非常恼怒。遇到这种情况,吕夷简总是再三陈述自己的意见,迫使太后接受正确意见。在吕夷简努力下,仁宗初年政治清平,社会安定。
吕夷简
明道二年(1033年),太后崩逝,宋仁宗亲政。吕夷简向他提出八条规劝,即:正朝纲、塞邪径、禁货贿、辨佞壬、绝女谒,疏近习、罢力役、节冗费。宋仁宗皆虚心接受。
吕夷简政治上偏于保守。当时因为郭皇后不满吕夷简,在仁宗面前挑拨他与吕夷简的关系。导致吕夷简被短期罢相,旋即复任。之后,仁宗决意废掉她,吕夷简因为之前的事也极力赞成;孔道辅、范仲淹等人表示反对,却被贬官外任。因附和仁宗罢黜皇后郭清悟,遭到攻讦,所谓“夷简之罪,莫大于赞成废后”。
吕夷简在处理宋与辽、夏关系,巩固边防方面卓有贡献。他任用范仲淹用兵西夏,派名臣出使辽邦,与两国达成和议,实现了和平,保护了国内安定的社会环境,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吕夷简
然而对西夏用兵,增加岁币,支出大增。当时北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要求改革之声浪不绝于耳,吕夷简指责宋祁、范仲淹这些不满统治现状的人是“朋党”,对他们加以打击排斥。欧阳修批评吕夷简 “二十年间坏了天下。其在位之日,专夺国权,胁制中外,人皆畏之”。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决意改革,罢了吕夷简的宰相兼枢密使职事,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
不久,吕夷简病故,享年六十六岁。讣闻传入朝中时,宰臣正在向仁宗奏事,仁宗悲哭道:“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旋即在禁苑中为其服丧发哀,并辍朝三日,下令有关恤典从优,追赠太师、中书令,赐谥“文靖”。
吕夷简拜相,主持中书省达二十年,是宋朝开国以来最长久的宰辅,史传对其评价不错:“自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夷简之力为多”,史称“夷简当国柄最久,虽数为言者低,帝眷倚不衰”。王夫之评说,“大臣进位宰执,而条列时政以陈言,自吕夷简始”。
吕夷简
吕夷简对北宋的贡献不少,辅佐年少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时,正确处理了北宋内部的诸多矛盾,保证了北宋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因此也被宋理宗选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