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曹二国兵力,实力顿时弱了不少;要正面与楚军对抗,恐怕会出意外。为此,齐桓公不得不抄袭了楚成王的“围魏救赵”战术,让二国联军前去围攻楚国盟友——厉国(今河南鹿邑东)。从徐国到厉国有数百里路之遥,只要楚军前来解救,长途跋涉之后就再也难以回去攻打徐国。
齐桓公设想虽好,奈何他却估计错了两件事:其一,厉国虽小,抵抗力却不弱;齐军围攻了数月,都未能攻克厉国;其二,楚成王深知“围厉救徐”战术的要害,根本就不愿意上当,坚持攻打徐国,结果在娄林(今安徽泗县东北)大败徐国军队。
一年后,齐桓公不得不再次派兵出击徐国,将楚军赶跑了。齐桓公的“围魏救赵”战术,算是彻底失效了。
不但是东周第一任齐桓公曾尝试“围魏救赵”战术,东周第二任霸主晋文公也用过这一战术。
公元前634年,眼见晋国国力蒸蒸日上,宋成公毅然背叛了楚国,投向了晋国。泓水之战中,楚人不但大败宋军,还重伤了宋襄公、致使他次年不幸亡故。楚国对于宋成公,不但有家仇还有国恨。
得知宋国背叛了楚国,楚成王当然不会轻饶。
公元前633年冬,楚军联合陈、蔡、郑、许等等盟友,大张旗鼓地前往讨伐,把宋国都城商丘围了个水泄不通。宋国司马公孙固见势不妙,赶紧向晋文公请求援助。
面对宋人的求救,晋文公其实十分犹豫。此时晋文公回国才四、五年,国内政局初定;自晋献公后,晋军已多年没打过硬战。这次出兵要与强悍的楚国大军正面对决,能保证必胜吗?与楚军开战,风险实在是太大!
为此,晋文公亲信狐偃特别制定了“围魏救赵”之计:“曹国新近才归附楚国,卫国也刚与楚王联姻;如果我们出兵攻打卫、曹二国,楚军必定会来救援,那么宋、齐二国危机就可自然解除了。”
在围攻宋国前,应鲁人请求,楚成王还另派一支军队协助鲁军伐齐,攻占了齐国谷邑(今山东平阴西南)。所以,狐偃才会说解“齐、宋之难”的话来。很明显,狐偃也抄袭楚成王的旧法,也希望能避实就虚、避免正面决战。
不过,这一次楚成王又会不会上当呢?
公元前632年春,晋军从卫国南部渡过黄河,然后兵分两路,杀向了卫国和曹国。1月11日,晋军攻占了卫国五鹿(今河南清丰西北);其后卫成公主动向晋文公求和,却被晋文公拒绝了;为此,卫人还主动驱逐了卫成公来讨好晋文公。
就在这时,楚成王派出了一支偏师,帮助鲁军来协防卫国。但楚军主力依然待在齐、宋二国,原地不动!显然,楚成王根本不愿意上当,根本无意解救卫、曹二国。
最终,在晋人攻破卫、曹二国后,都没能解除齐、宋二国之危!狐偃的“围魏救赵”之计,彻底失效了。后来还是中军主将先轸激怒了楚国令尹子玉,把他引诱到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进行决战,才得以战胜楚军,让晋文公当上了东周霸主!
“围魏救赵”战术,虽然是因孙膑而成名,却早在春秋时就已被频繁使用。可除了楚成王成功应用之外,两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施展时却都失效了,这是为什么呢?
“围魏救赵”的核心关键,是“避实就虚,攻其必救”。
齐桓公攻打郑国时,楚成王不出兵郑国却选择围攻许国,这就是极为巧妙的选择。许国虽弱小却是诸夏之国,距郑国新城和楚国都相当近。因为属诸夏阵营,号称“尊王攘夷”的齐桓公就无法对许国存亡漠不关心;因为距新城不远,诸侯联军也无法找借口不去救援;因为许国靠近楚国,一旦诸侯联军解围后再攻郑国,楚成王又可随时故技重施。就此而言,楚成王设计的“围许救郑”战术,可谓是正中齐桓公要害、“攻其必救”。
齐桓公的“围厉救徐”与晋文公的“攻曹、卫以救宋、齐”,虽然也都是避实就虚,但在“攻其必救”这点上显然就是一厢情愿了。齐桓公围攻的厉国,晋文公攻打的曹、卫二国,都远非楚国核心价值所在,楚成王当然不会冒着巨大的风险去解救这些国家。不能“攻其必救”,齐桓公与晋文公两位霸主的“围魏救赵”,也就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了。
虽然“围魏救赵”策略失败,可晋文公却在实施这一战术的过程中发掘了先轸。最终凭借先轸的随机应变,才成功地调动了楚将子玉,让晋文公称霸东周。这表明,“围魏救赵”战术并不是万试万能的灵丹妙药。
一旦预定战术失败,就必须能及时调整、随机应变;只有这样,才能屡战屡胜、赢得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