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孙坚进攻荆州战死之后,刘表作为报复,截断了袁术的粮道,袁术集团在南方的战局以失败告终。黑山军的残余势力加入了袁术集团之后,袁术的野心随之膨胀,准备染指北方地区。而在这一年当中,曹操通过南征北战扫清了兖州地区的黄巾贼寇,收获了近三十余万人马,组建了一支强悍的青州兵,在军事实力上得到了大幅提升。
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袁术在得到了黑山余孽与匈奴于夫罗的配合后,挥师进入了兖州的陈留郡,大军主力驻扎封丘县,前锋部将刘详率部屯守于封丘与鄄城县之间的匡亭,拉开了争夺兖州的序幕。曹操经过了近两年的努力才平定了兖州各地的匪寇势力,受命出任兖州牧,对未经允许就进入自家地盘的不速之客自然也不会客气。屯兵鄄城县的曹操得知消息后,当即亲率兵马杀向匡亭,帐下谋士荀彧和曹植则联络其它地区的兵马同时向封丘一带运动,对袁术大军形成合围之势。
曹操行军的同时,袁术也率部渡河驰援匡亭,曹、袁双方在匡亭展开了一番激战。袁术大军空有其表,在人数上相对于曹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可是,与曹军激战时一触即溃。接着就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袁术见大军溃败之后立刻放弃阵地开始奔逃,而曹操则率领兵马在后面拼命追赶。要说袁术的逃跑技术还是不错的,从匡亭向东南一口气跑了一百五十余里到达襄邑,后又转到宁陵,之后又穿越豫州一路奔回了老巢扬州,逃亡总行程约六百多里。
曹操凭此出色的战绩再次扬名,令各方诸侯势力刮目相看。不过,此场战役的过程并非是本文要分享的重点,笔者结合相关史料及文献,对当时曹操的屯兵地“鄄城县”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汉末三国时期的鄄城县,即如今山东省菏泽市下辖鄄城县县北二十余里的旧城镇。
鄄城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人类的先秦始祖伏羲、女娲、颛顼、尧、舜等人曾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和古迹。在先秦时期,鄄城县是帝丘的属地,春秋时期是卫国的“甄邑”。据《春秋》载,庄公十四年(公元前680年),“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此中的“鄄”,就是指卫国的甄邑。
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下“甄”和“鄄”的关系。这两个字按照现在的读音,“甄”与“真”同音,“鄄”与“绢”同音。然而,根据《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吴书》等史料中的记载与解释,在魏晋之前,“甄”与“坚”同音,念做“jiān”。三国时期孙吴集团建国之后,江东大儒们为了避讳武烈皇帝的姓名,将“甄”改成了与“真”同音,念做“zhēn”,作为地名时与“绢”同音,念做“juàn”。
时至战国时期,甄邑归属了齐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甄邑设成了一个县级单位,命名为“甄城县”,隶属于东郡管辖。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载,进入西汉时期,朝廷仍延续了秦代甄城县的县级区划,并改名为“鄄城县”,划归于济阴郡管辖,隶属于十三刺史部中的兖州。汉末三国时期,朝廷对兖州的郡、县进行了调整,鄄城县重新划归至东郡管辖。到了晋代时,鄄城县划归于濮阳国。北魏时期,濮阳撤国改郡,鄄城县成了濮阳郡治所。至隋代分濮阳郡置东平郡,鄄城县划归于东平郡管辖。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朝廷新设濮州,鄄城县为濮州的治所。唐代官员李贤对《后汉书》注解中特别标注:“甄”今作“鄄”,读音同“绢”。宋朝时期延续唐置,鄄城县未做变更。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朝廷撤销鄄城县,县域直接归入濮州。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因黄河水患的侵袭,濮州迁到了王村,即如今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西南的濮城镇。清代时期,濮州隶属于曹州府管辖。
自1912年起,撤销濮州改为濮县,先后隶属于东临道、曹濮道等管辖。直到1931年,濮县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南地区复置鄄城县。1940年鄄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于郓西专区管辖。1944年,鄄城县又划归于刚组建的冀鲁豫行政区八专区管辖。1949年,鄄城县又被划归到平原省菏泽专区管辖,直到1952年划归山东省。1958年鄄城县隶属于山东省济宁专区,第二年划归于菏泽专区。1967年菏泽专区改为地区,2000年菏泽撤区改市,鄄城县自此固定了下来,即如今山东省菏泽市下辖的鄄城县。
鄄城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北面濒临黄河,境内又有箕山河、临濮沙河、鄄郓河等三条支流,交通发达、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农粮产量高,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周襄王二十年(公元632年),晋、楚两国在中原地区进行的首次争霸战,就在当时隶属卫国的甄邑西南展开。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就是甄邑的杰出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