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处上古文字,比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早5000年历史,至今无人

2020-07-28 02:15:53 作者: 17处上古文

许多年前,就有部分专家提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随着时间的逐渐流逝,许多大家闻所未闻的古典文献都被考古发掘出来,比如说比较熟知的辛追夫人,金缕玉衣以及秦汉时期的竹简等等文物的出土,都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而大多数人都听说过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却对这个地方的文化鲜有人知。从这里发现的文字和发掘出的文物古迹来看,中华文化至少可以向前推到七千年前,这就是“贾湖文化”。

贾湖文化遗址

说起“贾湖文化”,可能很多人都很陌生。但这两年兴起的一档电视节目《国乐大典》中出现了一位国乐“大家”——方锦龙。各种乐器在他的手中、口中都可以变幻出多种多样的乐章。引人惊羡的不仅仅有方老师对各种乐器的熟练,更有对我们几千年以来,中华“礼乐”文化的重现,配合各路名家的表演,着实也让观众感受到了空前绝后的视听盛宴。

而在一次的表演过程当中,方老师拿出一副骨笛,轻轻地一吹,就将人们拉回到几千年前原始部落如何利用音乐进行消遣的时代。这幅骨笛就来源于淮河流域的河南·舞阳,作为七千年以前的历史文物,“贾湖遗址”早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方锦龙老师演奏时使用的乐器正是七千多年前的“仿制贾湖七孔骨笛”。

贾湖七孔骨笛

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在贾湖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种距今约8000多年前的文字。这里的贾湖文化遗址,要比知名的仰韶文化遗址在年代上早1千多年。众所众知,甲骨文是目前公认最为系统的古文字,但在贾湖文化遗址出土的17处古文字要比后来的甲骨文早5000年的历史。

我们现在经常会说到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是因为至今史料可考和有明确记载的只能寻找到商周时期的文物,至于夏朝文物,很多专家至今仍在苦苦寻觅。

贾湖文化遗址在上世纪80年代发掘时,共发掘出各种陶器、石器、骨器多达数十件,墓葬共有17座、窖穴则有11处。后来又进一步发掘之后,又发现许许多多的房屋遗址、兽坑、壕沟、窑穴等遗迹近千处,陶器、骨器和石器的数量有了更为惊人的发现,多达数千件之多。其中发掘过程中,就发现了3支七孔骨笛。

这些骨笛经后来的专家研究得知,骨笛具有完整的七声音阶,能够吹出完整版的现代乐曲。这个消息一出震惊了世人,这整个将人类的音乐进化史向前推了3千年之多。

而另一个让人为之惊讶的是贾湖文化遗址的文字,或者说是契刻符号,更是将整个中华文化的文字史又向前推进了4000年之久。这些契刻文字比古埃及最早的纸草文书、仰韶文化的契刻符号以及大汶口陶器上的文字还要早上2千年之多。

这17处契刻文字分别在龟甲上有9例、骨器上5例、陶器上3例,由于这些文字符号都是多笔组成的机构,跟后世的甲骨文有相似之处,因此也被视作是文字的一部分。

三千年前的古人所思所想至今仍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那么七八千年以前的古人又想对世人传递出什么呢?这个至今仍旧是一个很大的谜团,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的考证。

但无可否认的是,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我们从大量出土的甲骨文身上就发掘大量的历史记载,对于这些8000年前的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又能发现哪些新奇、有趣的故事呢?值得所有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