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攸之是南朝著名将领,戎马一生杀伐决断,颇具传奇色彩,后人对他也是褒贬不一。单听这个名字,一定就与上两篇说到的传奇名将沈庆之有关联,没错,沈攸之是沈庆之的侄子,可谓是将门虎子,有着优良的遗传基因,然而沈攸之的成名,其实并没有太多借助自己的叔父,全是靠自己的真本事一点一点打出来的。
沈攸之出生在江苏,从小生活多灾多难,穷得家徒四壁不说,还成了孤儿,不过这也磨练出沈攸之不屈的品质。成年后的沈攸之虽然胸怀大志,但是外表却是其貌不扬,身材矮小。适逢曹婷征兵入伍,沈攸之就找到了叔父沈庆之,想混个队主当当。
沈庆之心想这个应该不难办,就找到了领军将军刘遵考,向他引荐了自己的侄子。没想到刘遵考皱了皱眉,直言道:“你的外表有点丑,恐怕不适合当队长啊!”沈攸之听罢也不气馁,只是默默说了一句:“从前身高六尺的孟尝也能做丞相,选择将士怎么能光看外表呢?”
沈攸之心里憋了一口气,誓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没当上队主,他就从普通士兵作起,跟随沈庆之南征北战。由于头脑灵活,作战拼命,沈攸之在军队里的表现很突出,过了不到两年就当上了队主,后来在关键的新亭之战中,沈攸之奋勇杀敌,身上重伤五、六处而不下战场,再次受到提拔,成为参军,加封平洛县五等侯。
待到南朝宋的第六位皇帝刘子业继位,沈氏一门更加飞黄腾达。沈庆之由于帮助刘子业铲除异己,而愈加受到重用,而沈攸之往往就是这些斗争的具体实施者,因此也得到皇帝的器重。到了明帝继位时,沈攸之已经是宁朔将军了。
沈攸之能当上将军,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与皇帝关系亲近,他在作战打仗、用兵识人方面都显示出非凡的能力。明帝刚刚继位的时候,就派沈攸之到虎槛去迎战叛军。
当时的前锋都督是殷孝祖,此人性格优柔寡断,命令将士们据守不出,将士们都颇有怨言。而沈攸之平时则与上级和下级的关系都相处的很和睦,将士们都很尊重他。不久,殷孝祖竟然在战场上意外中箭身亡,一部分军士也跟着叛逃了,军队内部方寸大乱。大家联名推举沈攸之接替大都督的位子。
当时众将领内还有一人叫江方兴,名气和地位与沈攸之不相上下。沈攸之毫不犹豫主动将都督的位子推让给了江方兴,江方兴很满意。后来在江方兴和沈攸之的共同领导下,将士们各个士气高涨,没多久就扭转了局面,战胜了叛军。
战后,有些耿直的将士还在抱怨沈攸之当初让出大都督的职位,沈攸之则意味深长地说:“当时大战在即,军心不定。江方兴与我旗鼓相当,如果我作了都督,他必然心中不服。本来我们就处于劣势,如果内部再不团结,岂不是必然失败?”众人听后都颇为叹服,沈攸之的大局观有此可见一斑。
又过了几年,顺帝刘准继位,沈攸之又被封为车骑大将军,这时的沈攸之已经是称霸一方,实力颇为雄厚。他利用手中的大权,命人私自打造武器、战船,蓄养战马,并向老百姓大量征税,以扩充自己军队的实力。
公元477年,沈攸之终于行动了,他率领十万大军,宣布与朝廷对抗。此时,朝廷上下早已开始提防他,派出大将柳世隆讨伐他。战争只持续了几个月,沈攸之大败,自杀身亡。一代乱世之枭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参考文献:《南朝名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