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首任总理:与袁世凯关系密切,疑当汉奸遭军统斩首

2020-07-29 11:09:24 作者: 民国首任总理

前言:19世纪的中国怎么救?洋务派认为除了引进西方先进武器外,还要有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在“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的极力促成下,1872年,120名幼童赴美留学,是中国最早一批留学生。在这批留学生中出了许多栋梁之才,民国第一总理唐绍仪就是其中之一。

唐绍仪

一:洋务新秀、结识袁氏

唐绍仪1862年1月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一个富商家庭。他的族叔唐廷枢在李鸿章主导的洋务运动下创办了许多知名企业。唐绍仪很小的时候就到上海读书,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在族叔的提携下成为最早一批留洋的学生,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那年他只有13岁。留学美国七年的唐绍仪被清廷强行召回国内,命运也因此发生了转折。

回国后的唐绍仪进入天津的洋务学堂读书。1882年他作为德国人的随员前往朝鲜襄助办理海关事务。两年后,他结识了淮军将领吴长庆手下一位年轻将领,他的名字叫袁世凯,两人由此订交。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大败,日军登陆朝鲜半岛,准备刺杀清朝驻朝鲜大臣袁世凯。唐绍仪得知消息后手握刀枪,连夜将袁世凯护送回国,救了袁世凯一命。至此两人成为莫逆之交,唐绍仪留在袁世凯身边工作。

袁世凯在清廷地位的不断提升,唐绍仪也得到了重用,从青岛、天津一直干到秦皇岛,成为清末著名的外交家和洋务活动家。他先后参与与英国代表关于中俄、中日关于东北问题的谈判,捍卫了中国的领土。

唐绍仪袁世凯

二:拥护共和、分道扬镳

在晚清那段时间里,唐绍仪和袁世凯度过了政治蜜月期,不过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两人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不同的见解。

革命党人推翻清朝统治后,中国形成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军和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政府两股势力。1911年底,唐绍仪作为袁世凯全权代表与南方革命军展开谈判。双方最终达成确定共和体,由袁世凯出任临时总统,唐绍仪出任第一任内阁总理。

唐绍仪认为,既然自己是内阁总理,就应该为国家负责,为人民负责。因此他对于总统府做出的决定,不合情理的通通驳回,甚至不惜与袁世凯争得面红耳赤,令袁世凯大为恼火。袁世凯认为,唐绍仪再也不是那个听话的“小伙伴”了,对唐绍仪有了更多掣肘。

一心想在总理位置上有所作为的唐绍仪不到三个月就“下岗”了。由于不满袁世凯在直隶总督人选上的安排,唐绍仪愤而辞职,回到上海经商去了。1915年袁世凯违背民意称帝,唐绍仪苦口婆心进行劝说,袁世凯置之不理,一意孤行到底,结果暴毙而亡。

唐绍仪孙中山

三:宦海沉浮、布衣县长

辛亥革命后,唐绍仪加入了同盟会,开始于孙中山等南方革命党人越走越近。长期寓居上海的他虽然淡出政界,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1919年“五四运动”,唐绍仪公开支持爱国学生,并电令自己的女婿顾维钧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22年8月,北洋政府再次任命唐绍仪为总理。不过对北洋政府已经失望的唐绍仪并没有赴任,而是在1929年担任了中山县的县长。他为政清廉、事无巨细,深受当地百姓爱戴,被人称为布衣县长。

唐绍仪

四:日寇拉拢,遭军统误杀

抗战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策划了一个“南唐北吴”的计划,企图邀请唐绍仪和吴佩孚出山为日本人做事。1938年9月28日,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到唐府拜访唐绍仪,这一幕被军统人员看到,汇报给重庆方面。蒋介石得知后非常紧张,密令戴笠安排人手刺杀唐绍仪。孔祥熙多次劝唐绍仪离开上海,唐绍仪均不为所动。9月30日,军统特务头子赵理君赶到上海,令杀手伪装成古董商,用藏在瓶内的斧子砍死了唐绍仪。

事后,革命元老们异口同声向重庆要说法,重庆方面无法回答,只要颁布《唐绍仪褒扬令》,并支付丧葬费5000元,以此来挽回民意。后来军统骨干沈醉回忆,唐绍仪其实背负特殊使命,不可能当汉奸,军统的行动是上峰指示,实属“误杀”。唐绍仪死后,段祺瑞等北洋政府元老担心被制裁,纷纷携带家眷逃往香港。

总结:唐绍仪作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其一生用“传奇”二字不足以概括,有一点毋庸置疑,他是一位正直爱国的政治家。

参考文献:《唐绍仪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