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这几条规矩啥意思?

2020-07-30 03:21:00 作者: 常言道:“菜

引言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都十分注重礼制。孟轲在《孟子·离娄上》有言:“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传统礼仪中的各种规矩繁琐复杂,不论是帝王祭天,官员上朝,还是百姓吃饭,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规矩。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连吃饭也有一套严格的礼仪规定。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礼仪到现在已经简化了很多,虽然如此,但是有一些基本的礼仪,依然存在于我国人民的餐桌上。比如现在很多地方,依然保留着许多约定俗成的饭桌规矩。

▲餐桌礼仪01

常言道:“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想必有些朋友要犯嘀咕了,这几句啥意思呢?专家表示,里面全是满满的人情世故。在我国古代,迎客的礼仪比较繁琐。首先客人的到来一般是由主人折柬相邀,待客人到来之后,主人要出门相迎,然后带领客人进入客厅,奉上茶点小坐片刻。到了正式用餐的时候,再由主人引导客人入座。而这座次也是很有讲究的,除了主客之分,还要依据来客的不同身份分配在不同的席位。在正式用餐的时候,敬酒布菜也有不同的规矩。但是这些规矩在现在看来都很好理解,但是有一个规矩“菜不摆三”却着实令人费解,三道菜有何不妥之处呢?

其实之所以有这个规矩,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古人在祭祀祖先时,所摆放的贡品,或者贡酒数量一般都为三份或者三杯。所以如果在宴请宾客时摆放三盘菜,显得很不吉利,也会让主人大失颜面。

▲菜不摆三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谐音。中国人用词遣句讲究谐音,“三”与“散”,“丧”等字谐音,所以寓意不好。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古人便不会在饭桌上摆放三盘菜。02

而“筷不成五”这个规矩的由来和前文的“菜不摆三”的理由是差不多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桌子上不能有两种筷子——泪筷和粘筷,和三种摆放筷子的方法——横筷,叉筷以及倒筷。

▲“倒筷”示例

泪筷就是指还带着水,没有擦干的筷子;粘筷是指夹过菜的筷子,这样的筷子摆在客人面前是非常不礼貌的。而横筷,叉筷和倒筷,则是摆放的方式不对。筷子上方下圆,暗合天圆地方之意,整齐地摆放于客人面前就是一卦:坤上乾下地天泰。这个卦象表示顺利安泰之意,所以筷子正确的摆放是对客人的祝福,如果胡乱摆放筷子就破坏了这个寓意,对客人而言并不妥当。

关于“筷不成五”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说不能摆放五根筷子。因为五根筷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三长两短,这也是一种不吉利的暗示。古人认为摆放筷子的时候一定要成双成对,不能有单独多余的筷子出现在桌面上。

▲筷子摆放礼仪03

至于“席不坐六”解读起来更有意思。大家都知道中国人喜欢对称,这一点在中国的古建筑方面可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在饭桌上,中国人也讲究对称。

如果说八人入席,那么一定是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坐两人;若是十人入席,那便是三对三加上二对二;那么,如果是六人入席,就会是二对二加上一对一,然而这样的座位方式从上方看起来特别像乌龟。所以六人入席就成了“乌龟王八”席,虽然乌龟在古人眼里是长寿的象征,但是在吃饭的时候做成这样并不妥当,于是“席不坐六”也变成了一个吃饭的规矩。不过现代人也很少讲究这个了。

▲吃饭照片

司马迁在《史记·郦食其传》中说:“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可见食物对人民的重要性,而用餐礼仪也一点不逊色于其他礼仪规范。了解这些餐桌文化所蕴含的意义,也更能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虽然现在人们对餐桌礼仪已经不再那么讲究,特别是在日常家庭用餐时,大家的状态都是比较放松的。而在工作场合或者是商务宴请,则仍然保留着一定的用餐礼仪。结语上个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西餐开始在国内大行其道,相应的西餐礼仪也常常为人津津乐道,好像吃一顿饭换好几把勺子。换几只盘子便是讲究了。其实,中国的餐桌礼仪真的要研究起来,其内涵与形式,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参考资料:

《孟子·离娄上》

《史记·郦食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