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成语,比喻,不除掉制造大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和人民就不得安宁。后人也常常把制造内乱的源头人物比作庆父。该成语出自《春秋左传闵公元年》。庆父是鲁国公子。公子的原意,一般指其父亲是国君,但是其本人没有继承君位,而是其兄弟继承了国君。这样的人在本国一般地位仍然很高,有相当的ZZ影响力,这样的人就被称为公子。公子的儿子们就叫做“王孙”。公子王孙这个词语就是这么来的。比如战国末期著名的“孟尝君”等“四大公子”,都是国君的儿子,而本身却都没继位,但是影响力却很大。那么庆父又做了什么坏事呢?就在于其本人没资格继承鲁国的君位,却杀死了两任鲁国国君,又把持鲁国政权,成为鲁国Z局动荡,民不聊生的源头。从根本上削弱了鲁国的国力。
为鲁国人所痛恨又无能为力。也引起了邻国的侧目。鲁国的邻居大国齐国的国君正是大名鼎鼎的齐桓公。于是齐桓公派出使者仲孙湫到鲁国省难,也就是借吊唁鲁国国君的丧事为名进行探望和调查。回去后向齐桓公汇报情况,说出了“不去庆父,鲁难未已”的原话。后来就演变成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成语。意思就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混乱和灾难是不会终止的。原文是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亦嘉之也。“仲孙、嘉之”,都是指仲孙湫。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这里的公,就是指齐桓公。齐桓公问如何除去庆父,仲孙湫回答的意思是庆父多行不义必自毙,不用我们主动出手,此人不久就会自己完蛋,我们看戏就是了。
事情的前因后果是:春秋时,鲁国有鲁庄公。这个鲁庄公就是听从曹刿的建议,在齐鲁长勺之战中击败了齐国大军的鲁庄公。在位32年,还算有些政绩,基本和齐桓公是同代人。鲁庄公晚年想立宠妃孟任的儿子班为太子,就征求二弟叔牙的意见。叔牙说:“公子庆父很有才干,可以继承王位。”公子庆父是庄公的弟弟。庄公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就又问大弟弟季友,季友说:“立班做太子最合适,将来我会尽力扶持他。”不久鲁庄公挂了。季友和大夫们扶植太子班,做了鲁国的新国君。老公子庆父一心想夺王位,未能如愿。他就秘密联络鲁庄公的夫人哀姜,谋杀了班,另立开为鲁君,即鲁闵公。一年以后,庆父决定自己当国君。他又派人暗杀了开。因此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这基本是一出“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的闹剧。庆父一连杀了两个国君,引起鲁国朝政的混乱,鲁国的国人不服,纷纷起来反抗庆父。这时逃亡在外的老一代公子季友,乘机召集鲁国大夫和将军们讨伐庆父。庆父见事不妙,仓皇逃到莒。
齐、鲁、莒是古时山东境内3个主要的诸侯国。他们的王族之间互为联姻关系。也就是各国公子王孙的姥姥家,都是对方诸侯国。比如鲁庄公的姥姥家是齐国,而齐桓公的姥姥家是莒国。各诸侯国的同代公子大多同父异母。有不同的姥姥家。因此一旦在本国权力的争夺中暂时失利,一般第一个想到要逃亡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姥姥之邦。因此齐、鲁、莒三国也可以借此相互影响对方的国内Z局。庆父跑路后,老公子季友就找到了齐桓公来主持新鲁国国君的重新册立,等于是找有权势的老舅来主持公道。齐桓公当时名满天下,他帮助立的新鲁国国君自然更有号召力。于是立了申为鲁国新国君,即鲁僖公。鲁僖公按照季友出的主意,派人送礼物到莒国去,请莒国国君代为惩办庆父。其实是借着齐鲁联合的威势来压莒国,齐鲁是春秋大国和中等诸侯国,莒国势力最小,因此不敢继续包庇庆父。庆父走投无路只好自S。鲁国这场持续内乱才算最终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