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看小说都会发现古代的中国人一向奉行的是立嫡立长,即使是嫡长子不贤能他们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立。这就让人比较奇怪了,为什么不以贤能为标准来决定谁继承家族呢?这些其实是有原因的,正是因为这个制度才保证了许多年的和平。
首先来看这个制度,这个制度被称为是嫡长子继承制。在古代来说人们都是一夫多妻制度,但实际意义上每个人都只能有一个妻子,其它的都是妾,并且这个妻子的地位是最高的。正妻在要求上也会比较多,一般来说都是与男方家庭相似的,正妻生下的长子就被称为是嫡长子。也就是说在古代的中国嫡长子才是有继承权的,当然就算放现代来说,小三即使生下孩子没有结婚,男方意外去世的话也没有继承权。
嫡长子的继承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最基本的原则,西周就开始实行这一套,其它的庶子会被分到别的地方去。第一个作用就是嫡长子代表着的是大宗,庶子相对来说是小宗。这样子就能够确保世世代代继承王位的都是大宗,不仅中国,日本、欧洲等国家也存在着这个情况。《大明令·户令》甚至规定了有嫡庶的,必须优先嫡长子孙的分配。
这个制度也是从商朝开始之后一直没有被废除,主要是为了避免继承中的矛盾冲突。倘若按立贤的话,人人都认为自己贤能就会争抢过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中国有句古话就叫“立嫡以长不以贤”,意思就是王位的继承必须是嫡亲的长子,不管他是不是贤能。但当王后的儿子不是长子的时候就奉行“立子以贵不以长”。也就是说不管怎么看,正妻的孩子成为继承人的可能性都比较大。
这个制度也就解释当初朱元璋为什么不传皇位给有贤能的朱棣,而是执意要给年纪尚小才能不够的朱允炆。因为按照嫡长子制度来说,朱棣不是朱元璋的长子,也不是嫡子,而朱允炆是嫡长孙。立长也能保证一点,皇帝的年纪不会优先特别小的,造成混乱。而且要知道,古代的不管是皇帝还是百姓孩子都可能非常多,坚定了立嫡长子就不会造成多人的觊觎。
再来说另一方面,立贤是真的很费劲,当初尧舜禹不就是主张立贤来着。然后找不到贤能的就一直等,结果到年纪一大把了才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放在皇室来说,如果各个都争斗不休,皇帝处理也也费劲啊,装出来的贤能也有可能混迹其中。
不过这个制度也并非只有好处,坏处也很明显。一旦皇帝意志不坚定就会造成争夺,比如说最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后果就是惨烈的厮杀。当然,意志坚定也不一定有效,因为这对于其它儿子来说会比较不公平。总的来说好处、坏处都有,但是好处大过于坏处,把其它庶子分到其它地方去,再加上几千年都是这个制度他们也不会有别的心思,秩序就会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