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为何要采取“远交近攻”,而不是联络最近的韩魏?

2020-07-30 12:18:49 作者: 秦昭襄王为何

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史记·》

“稍蚕食诸侯”指的就是秦昭襄王时代的“远交近攻”政策,它是范雎献给秦昭襄王的,其政策核心就是“蚕食”: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战国初期地图

有的人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秦国不直接联络自己的邻居韩赵魏三国一起去攻打齐国、楚国这些强大国家呢?反而去联络最远的齐国、燕国,攻打距离自己最近的邻居韩赵魏呢?譬如要是在长平之战中,秦国联合韩魏两国一起攻打赵国,那么赵国无疑就会成为七国之中第一个灭亡的国家了。

这样的困惑不是没有道理,毕竟“远亲不如近邻,远水救不了近火”,联络一个千里之外的国家远不如联络一个和自己的国境接壤的国家来的划算和现实。但尽管理论是这么说,但秦国面临的形势却有所不同,两个方面的原因:

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

秦国在政治上面临的困局

秦国的困局来自于它的强大,这是秦孝公励精图治与商鞅变法一起努力带来的结果。秦国的强大改变了春秋的格局,从之前的春秋争霸悄然转变为“事秦”和“抗秦”的局势,何以见得呢?苏秦游说诸侯合纵,这就是抗秦的表现,张仪游说诸侯,瓦解合纵,这就是事秦的表现。

战国中期地图

秦国的强大让山东六国各怀心思,摇摆不定,但它们都有一个共识,就是不愿看到秦国的崛起和强大,实际上它们也不愿看到任何一个诸侯的崛起。苏秦合纵六国之后,秦国被阻挡在函谷关里十五年不敢出关,由此可见山东六国之于秦国的态度。

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书於秦。秦兵不敢闚函谷关十五年——《史记·苏秦列传》

秦国想要打破这种困局,只有改变山东六国和自己的政治关系,毕竟铁板一块的山东六国招惹不起,分散的山东六国才能逐一击破。张仪瓦解诸侯,尽管名义上让诸侯们臣服于秦国,但谁都知道秦国还没有真正成为老大,齐国、楚国都有和秦国争雄的资本。

天下局势纷繁错乱,如崛起的宋国也一度打算争雄于天下:

宋康王喜,起兵灭滕;伐薛;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与齐、魏为敌国,乃愈自信其霸——《资治通鉴》

齐国消灭宋国后战国版图

消灭宋国之后的齐国也顿时野心膨胀,而楚国也在蠢蠢欲动:

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楚欲与齐、韩共伐秦,因欲图周——《资治通鉴》

乍一看,似乎秦国恰恰最应该和齐国、楚国结盟,上演一出“大鱼吃小虾”的戏码,毕竟这三个国家要是联合到一起,恰恰对诸侯们形成一种“瓮中捉鳖”的攻势,三国一起出力,瓜分中原几乎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但诡异的是,当时没有一个诸侯是这么想的。

因为政治不是这么玩的,尽管从理论上来说,强强联合是最佳的结盟方式,但强强联合的结果就会导致利益分配出现问题,从而导致力量失衡。实际上秦国并非没有这样操作过,秦昭襄王曾经邀请齐国一起称帝,齐国起初同意了,但仅仅过了两天,齐国就放弃了这种方式。

原因何在?

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发兵以伐桀宋,宋举则楚、赵、梁、卫皆惧矣。是我以名尊秦而令天下憎之,所谓以卑为尊也。——《资治通鉴》

四处扩张的宋国引起齐国不满

这是当时齐王的谋士苏代给出的建议,秦国着实被算计了一把,齐国让秦昭襄王独自称帝,把秦国推到风口浪尖之上,自己转身去攻打当时气焰十分嚣张的宋国,顺便在诸侯之间还树立了一个正面的形象,因为当时宋国确实不得人心,四处扩张。苏代的建议也让我们看到当时所谓“尊秦”只不过是一句空口白话,每个诸侯国都在谋求自身的强大,秦国在政治上其实就是天下共同的敌人。

这种政治困局导致秦国根本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山东六国的盟友,它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改变自己的立场,维持山东六国在政治上的分散状态,不让它们结盟,对秦国来说就是最大的利好。正犹如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的建议说:

楚彊则附赵,赵彊则附楚,楚、赵皆附,齐必惧矣。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齐附而韩、魏因可虏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简而言之,秦国可以是任何诸侯的朋友,也可以是任何诸侯的敌人。所以,秦国有时有必要和韩赵魏结盟,但更多时候,韩赵魏都是它的敌人,这都是为了打乱山东六国结盟的可能,秦国才能就此逐一击破,因此,这就导致秦国不能在政治上和韩赵魏成为铁杆盟友,一起手拉手去攻打齐国、赵国和楚国,因为一旦划分了阵营,只会让对抗变得更加鲜明和尖锐。

秦国要做就是维持山东六国的政治分散,从而逐一击破。

张仪瓦解山东六国合纵之约

秦国在地理上的困局

秦国的地理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劣势。说它有优势是因为当秦国把义渠、巴蜀都相继征服以后,秦国不仅获得了巴蜀这个大粮仓,而且还消除了义渠的军事威胁,作为一个四塞之国,而且除了东面与其它国家接壤以外,秦国可以说完全不会面临来自其它国家的军事威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