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像王振这样,一听见前线失利,吓得屁滚尿流,多次改变行军路线。明军从七月十七日出发,到八月十三被围,一个月全都在赶路,再铁的军队都受不了。就当时王振指挥明军的状态,不用也先,随便去一个懂点军事的都能大败明军,十万明军,搞得都快成十万难民了。其次,从洪熙、宣德以来,明朝采取的消极防御制度,导致边军的迅速腐化。因为在洪武、永乐年间,频繁地对外作战,边军是可以捞到大量的战争红利的。
消极防御,一方面将官没事干,就开始欺负下级士兵,训练制度荒废,军队战斗力下滑。另一方,边军将官开始想其他办法捞钱了,以卖国为目的的晋商集团,又开始活跃了,联合各地不法商贩将大量明军铠甲装备,甚至还有火器,走私到了蒙古。
正统十一年,朱祁镇曾给宣府和大同的官员下令:“瓦剌使臣多带兵甲、弓矢、铜铳诸物,询其所由,皆大同、宣府一路贪利之徒私与交易者。尔等受朕委任,防闲弛慢,自今其严加禁约,若仍前弛慢,罪亦不宥。”
由此可见,当时的边境走私已经极为猖獗了,都惊动了皇帝了,蒙古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是必然的,明军和蒙古的战力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再次,明朝内部勾心斗角,无法上下一心,也是土木之变的一个原因。朱祁镇御驾亲征仅仅是他自己和王振的一时兴起吗?恐怕不是,这其中必然有渴望建立军功的武勋集团的支持。而随着仁宣两朝文官地位的提升,文官对军事活动的影响,在一步步提高。在此次朱祁镇领兵出征过程中,以户部和兵部为首的文官集团就一直在唱衰。户部尚书王佐更是一路叨叨着要回京,就这水平,军心能稳定就见鬼了。
户部和兵部,是掌管着整个明军的后期保障的系统,两个部门的堂官都是消极怠工的,明军的后期保障也极为吃力的。当然像很多人说,土木之变就是文官一手导演的,那就太言过其实了,他们也就最多迟滞一下军需供应罢了,真正导致明军战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此。
其实这个时候,明军文官和勋贵的矛盾已经比较尖锐了,但是因为明朝的根本体制的原因,这个时期文官是无法独揽大权的,也无法对武勋进行打压。但是土木之变,却给了文官这样的机会,于谦独揽大权后,对成国公朱勇的处理上,就充分体现了文武的矛盾。
于少保在北京保卫战中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功勋卓著。但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他,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并不是那么的光明正大,比如马顺、比如朱勇,土木之败推给朱勇,这个处理太下三滥了。明朝出现文武夺权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于少保坚持的清白,恐怕更多的自宋以来士大夫治天下的清白,是文人的公义,但未必是真正的大义。
最后,在土木堡之战中,疲敝不堪的明军的兵力对阵瓦剌,其实是很不占优势的。明朝京师三大营能够容纳的兵力最多不超过二十万,后来于谦能够组织京营的剩余兵力与瓦剌决战,说明剩余的兵力加上山东备倭兵差不多也在十万以上。
那么就能够算出朱祁镇带领亲征的兵力肯定不会超过十五万,大致在十二三万左右。在经过宣府的时候,分出四万五千骑兵由成国公朱勇带领协防宣府,所以最后土木堡之变的明军大概在八万左右。 而瓦剌大军有多少人呢,也先亲自率领进攻大同的兵马是九万人,同时阿喇知院还有三万人从居庸关至宣府埋伏明军,由此可见瓦剌是倾举国之力,兵力大致在十二万左右,与明军总兵力相当,较分兵后的明军有绝对优势的。
土木之变并没有明确记载明军的损失,大量记载明军损失过半。以八万人伤亡过半来算,大致是四万多人,再加上朱勇的三万人,明军的损失总计还是不到八万人。这样一场战争,与丘福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相比,算得上伤亡惨重,但命悬一线,就有点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