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晋祠之铭并序》

2020-07-30 21:05:07 作者: 唐太宗李世民

山西三晋之胜,晋阳为最,晋阳之胜就在晋祠。

在晋祠的参天古柏之中,掩映着一通稀世国宝碑刻。它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俗称唐碑。

《晋祠之铭并序》碑是李世民为报唐叔虞神恩而作,它是李世民留世的唯一的一通行书碑,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行书碑。它代表了李世民晚年的政治思想主张和绝妙书法。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巨碣。被誉为仅次于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又一通文笔俱佳的行书杰作。

唐碑刻于唐贞观二十年,也就是公元646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早的一块行书碑,也是目前唯一传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书法真迹碑刻,素有中国第一通行书大碑之称。那么,唐太宗为什么要在晋祠立一块石碑呢?

这可以追溯到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与儿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时,曾在唐叔虞祠祈求唐叔虞能暗中保佑,助他们一臂之力。果真,在第二年就攻取了长安,建立了唐王朝。唐代诸帝对“王业所基”之晋阳尊崇有加,先后在晋阳设北都、北京,晋阳成为当时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个重要城市。公元646年,李世民东征高丽归来,重游晋祠。

当时太宗皇帝已经48岁了,他遥想18岁起兵,发迹神祠,不禁感慨万千,思虑重重。于是,在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亲撰铭文,感恩之情溢于碑文:“昔有隋昏季,纲纪崩沦,四海腾波,三光戢曜。先皇袭千龄之徽号,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诚心,以祈嘉福。爰初鞠旅,发迹神祠。举风电之长驱,笼天地而遐捲。一戎大定,六合为家。虽膺麟受图,彰于天命,而克昌洪业,实赖神功。”

唐碑的碑身高1.95米,宽1.2米,厚27厘米。碑额左右各雕花首一对,齐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的典型特点。额首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属罕见的龙头飞白隶书。碑阴列长孙无忌、萧瑀、李勣、张亮、李道宗、杨师道、马周等七位跟随李世民东征的初唐功臣的亲笔签名和官衔。

《晋祠之铭并序》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宗周政治和唐叔建国的史迹,以达到宣扬唐王朝文治武功,巩固政权的目的。全文共计1203字,其中,序文1003字,为骈俪体;铭文200字,为四言体,共28行,每行44字—50字不等。

李世民石刻像

李世民一生酷爱王羲之的墨宝。民间相传他为了得到《兰亭序》的真迹,曾派萧翼,化装书生,前往灵隐寺,与拥有《兰亭序》真迹的辩才和尚交友,随后趁机得到这一真迹。李世民爱不释手,每日临写,就寝时还要把《兰亭序》放在枕边,仔细品味,用心观赏。相传,在他死后,他的子孙仍把王羲之的《兰亭序》随葬昭陵。

通览《晋祠铭》,其字体是以行书为主,而且中间夹入少量的楷书和个别的草书字体,使得整幅碑文在章法上很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整体上碑文气息流畅贯通,再加上如鱼得水的灵活笔画,更显得此篇碑文潇洒俊逸,雅致劲秀,笔力遒劲。因此,在中国书法史上称《晋祠铭》是仅次于《兰亭序》的文笔俱佳的行书杰作。此碑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的先河。清代的齐羽中曾经评价此碑:“其书气象涵盖,骨骼雄奇,盖俨然开创规模也。”王羲之《兰亭序》中有二十个“之”字和七个“不”字,形态各异,各不相同。而《晋祠铭》碑文中有三十九个“之”字和十二个“不”字,也像《兰亭序》的特点一样,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碑额上的九字飞白,即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是隶书飞白形式,骨骼雄奇,变化奇妙,是存世最早的隶书飞白体,非常罕见,比武则天所书虫鸟飞白额还要早五十三年。李世民在其晚年的时候,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晋祠铭》正是他一生中把政治上的成功、文学上的成熟和书法艺术上的成就融汇交织在一起的璀璨结晶。《旧唐书》有记载说贞观二十二年的冬天,即公元648年,新罗王贞德派遣使者朝拜大唐,李世民将《晋祠铭》的拓片当作国礼予以赠送,其得意之情可想而知。

原碑因为经过千年的侵蚀,许多字迹已模糊不清,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太原县知事周宽与晋祠人杨二酉(原翰林院编修),商量重立新碑。他们花重金购得原碑完整拓片,请当地有名的书法家杨堉,采用“双钩填写”的传统技法,摹勒而成。复制碑与原碑高度,大小基本相同。碑额左右雕刻的是双龙戏珠,是清代碑额的典型特点。摹钩之精,刻工之细,即可乱真,再现了李世民书法的神韵。后人评价此碑是“原形未失,精神宛在,其功于唐也大矣!”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