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浪漫称呼。凡是侠客,在人们心中都是那种不求名利、喜欢打抱不平、为了义之所在不惜抛却头颅的人。而且,当事情解决完后,他们立即飘然而去,如同神仙一般见首不见尾。其实,侠的概念是很宽泛的,只要是为了道义和恩情,能拼上性命守护别人、并不图回报的,都可以称为侠客。
在三国期间,就有这么一位侠客,本身文韬武略,很有将才。同时他还有恩必报,能为了恩人的生死拼尽全力,哪怕对方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哪怕对方对自己心存猜忌,他也依然义无反顾的去帮忙。功成之后,他又悄然离去,不居功不自傲,如同闲云野鹤。这个人,就是后来孙策账下的大将太史慈。
太史慈画像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他身长七尺七寸,非常善于射箭,几乎百发百中。而且他自幼聪明好学,颇有才名,所以年纪稍大,他就被举荐,成为了本郡的奏曹史(其实就是一个掌管议论的闲官)。不久,他就因帮助本郡长官递交公文一事得罪了州官,被迫逃亡辽东。
公元193年(初平四年),时任北海相的孔融听说了太史慈之名,对他非常感兴趣,于是数次遣人问候太史慈的母亲,并奉送厚礼表达心意。不久之后,孔融带兵驻扎于都昌,却被黄巾军管亥部包围,眼看形势危急。太史慈此时恰好从辽东返家,他的母亲于是说:"虽然你和孔北海未尝相见,但你走后,他对我赡恤殷勤,比起故人旧亲还要周到;他如今为敌人围困,你应该全力相助才是。"
北海相孔融
于是太史慈听从母命,先在家中停留三日安顿了一下,然后独自前往都昌。
太史慈乘夜冲入重围,见到了孔融。他一路过来,发现黄巾军布阵十分散乱,便要求孔融出兵突围。但孔融没有大将之材,不想自己冒险,只是一心等待外援。就这样几天耗了过去,外援依然不见踪影。
东汉乱世,大家都意图自保,不给点儿利益的话,谁又肯出面帮忙?更何况孔融深处包围,消息传不出去,所有人更是乐得当睁眼瞎!孔融等待的所谓救援,只能是痴人说梦。
孔融于是也着急了。想了想,此时能伸出援手的,恐怕只有平原相刘备了。但是城外黄巾军围得密不透风,想让人出去谈何容易?都昌城内的将校谁都不愿前往。此时,没名没分的太史慈站了出来,说自己情愿前去。
但是孔融却有些疑惑了。太史慈和自己素昧平生,现在如此出力的帮助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于是,他借着问太史慈如何突围的方式,来试探对方。
但太史慈心中却很坦荡。他对孔融说道:“昔日府君(指孔融)帮我照料家母,家母感念您的恩情,才让我来相助府君之急;如今大家都不愿突围,若果我也不去,府君对我的恩情我如何报答呢?现在情势紧急,希望府君不要怀疑。”孔融十分感动,于是同意太史慈前去搬救兵。
天明之后,太史慈穿戴整齐,带上箭囊骑上马,让两个随从各拿一个箭靶,昂首阔步的出了城门。围成的黄巾军搞不清楚状况,于是都打起精神,严阵以待。但太史慈却只是骑马来到护城壕便,插好箭靶,在此练习射箭。
太史慈的箭法高妙,每箭皆不虚发。黄巾军们看他没有逃跑的意思,也就懒得理他。不多时,太史慈练习完毕,便又入门回城。第二天,他又把同样的剧情上演了一遍,黄巾军的戒备逐渐开始松懈了。第三天他又来,黄巾军们连戒备都不戒备了。于是太史慈看准机会,快马加鞭的冲破重围,扬长而去。黄巾军反应过来之时,太史慈已跑出了包围圈。他见有人追赶,转身弯弓搭箭,一连射杀数人。黄巾军心中惊惧,再也无人敢去追赶。
都昌离平原县不远,太史慈很快就抵达了目的地,立即求见刘备,游说道:"我乃东莱之人,与孔北海既不是亲戚也不是朋友,只是因为仰慕他的名声,神交相知而已。但即便如此,义之所在,他如果有难,我也愿意和他共赴生死。如今黄巾贼管亥作乱,孔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久闻使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急难,所以我才甘冒刀刃之险,突出重围,在万死之中托言于使君,希望您能施以援手。"
刘备听后大惊,答道:"孔北海也知世间有刘备吗?"。此时刘备名不见经传,能得到孔融的另眼相看,觉得受宠若惊。于是他赶紧派遣精兵三千人,随太史慈返回都昌。黄巾军本来已是强弩之末,得知救援将到,就慌忙撤围散去了。孔融脱险无恙,更加看重太史慈,称赞他道:"你真是我的少友啊。"太史慈还完了恩情,心中也是非常欣慰,遂归家回报母亲。
太史慈此次相助孔融,正如他自己所说,与其非亲非故,完全是为了报答对方恩情才仗义出手。而且,此事一过,太史慈飘然而去,不享受孔融的任何回报。说他是三国历史中的一位大侠,可谓实至名归。
日后的太史慈,曾经相助过扬州刺史刘瑶,并通过战斗结识了江东小霸王孙策,终于在孙策那里得到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可惜的是,太史慈的寿命不长,仅仅41岁就亡故了,令人十分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