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邦只有一个兄弟,那就是卢琯。
刘伯、刘仲、刘交,只是汉高祖的家人,血缘上的兄弟;樊哙、周勃、夏侯婴等丰沛旧人,虽曾与高祖一起摸爬滚打,称兄道弟,那也都是一个团伙的小弟。
卢琯则不同,是刘邦真正不设防的兄弟,这是其他任何人都无可比拟的。刘邦曾费尽心思封卢琯为燕王,但在国家日渐安定的时候,他却反了?汉高祖不敢相信,反复确认,不知不觉中落入了吕后设置的圈套。而卢琯虽然识破了吕后的图谋,却见不到刘邦了。他只能是远远地观望,盼着他吉人天相,也盼着自己能有当面澄清的一日。
刘邦与卢琯是发小兄弟一、刘邦与卢琯的关系不一般
这是延续了两代人的友谊。刘邦、卢琯的父辈就是好友,而他们的后代刘邦、卢琯同年同月同日来到人间,是从小的玩伴。及至上学,刘邦、卢琯又在一起调皮捣蛋,整日形影不离。
刘邦惹是生非,触犯官吏,卢琯跟着偷驴拔撅。及至刘邦起兵,卢琯也追随左右,从将军一直做到太尉。人们都知道刘邦登坛拜将,汉军的大将军是韩信,太尉则相当于汉军的总司令。对于这个总司令的能力,刘邦也心知肚明,大体上是个虚衔。与其他丰沛出来的将领需要冲锋陷阵、攻城拔寨不同,汉王为了卢琯的安全,将其带在身边,竭力避免其亲冒矢石。在军中时,卢琯与刘邦的关系是:"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卢琯从小追随刘邦,不离左右二、当年万里觅封侯
一方面刘邦为卢琯的安全着想,另一方面刘邦也为卢琯发愁:没有战功,以后的封赏成问题啊。随着楚汉战争中汉军逐渐占据上风,汉王想让卢琯建功镀金的心思越来越强烈。当时的主要战场:
1、荥阳方向,刘邦与项羽对峙,胜少败多,处于防守的态势,很难立功;
2、北部战线,韩信大军横扫代、赵,席卷三齐,在韩信麾下打胜仗立功不是难事,但韩信用兵令人难以预测,太过弄险。况且,韩信恐怕也容不下一个太尉吃空饷、争功。
3、彭越的游击战,彭越在楚汉战争中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他数次切断项羽粮道,其战法令项羽头疼不已。但彭越自成体系,卢琯也融不进去。
这三个地方都没有卢琯的机会。思来想去,还有一支偏师适合卢琯。刘邦的堂兄刘贾(宗室没有立功的压力)率军配合彭越,以破坏粮道为目标,不与楚军硬碰硬。刘邦便将卢琯调去担任正职。"使卢绾、刘贾将卒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佐彭越烧楚积聚。"《汉书》
刘邦为卢琯立功操心
而等到楚军主力赶过来,他们早跑到安全的地方隐蔽了。卢琯一立功,封侯就顺理成章了。刘邦给他的封号为长安侯。因为最初的定都点,考虑是在洛阳,故而将另一个最重要的城市封给了卢琯。三、埋祸端的更进一步
没过多久,在刘敬及张良的劝说下,刘邦正式定都长安。长安成了首都,卢琯大受损失。怎么安排好兄弟,刘邦犯了难。
2个月后,燕相温疥告发燕王臧荼谋反。这很可能是一次预谋的削藩,但无论如何,刘邦立即亲自率兵平叛:"秋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九月,虏荼。"《汉书》
燕王的位置空下来了,刘邦有意分封卢琯,但又怕诸将不服,私底下做了不少工作。大家知道刘邦的心思,因而纷纷表示:"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刘邦将卢琯封王
汉5年(前202年),卢琯正式成为燕王,是丰沛集团中唯一封王的功臣。但也正因为卢琯就藩,离开了长期相伴的刘邦,为他们之间从互信、到见疑、在到被离间创造了条件。四、刘邦反复确认:卢琯会反?
陈豨于代地反叛,刘邦会同卢绾,从南北两个方向平叛。卢琯深知陈豨必定会向匈奴求援,因而也派出使者张胜,试图说服匈奴不要帮助陈豨。
但是张胜却被逃亡匈奴的前燕王臧荼之子臧衍说服了,七个诸侯王已经被汉灭了五个,燕国要想存在下去,就得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豨等,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陈豨而与胡和?事宽,得长王燕。"《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面对其他诸侯王一个个的惨死,张胜的游说让卢琯犹豫了,随后燕军的表现是懈怠,他派范齐密会陈豨,希望他能看清形势,以一隅之地对抗汉朝是螳臂当车,不如逃亡,以游击的方式与汉朝周旋。卢琯此举,是想让汉军无法迅速灭掉陈豨,令其在汉匈交界地带不停地骚扰,也能凸显出燕国抵御匈奴及叛将、屏障汉朝的作用,从而延长国祚。
平叛陈豨起波折
但陈豨很快被灭,被俘裨将举报了卢琯与陈豨勾结。刘邦不信,他需要弄清楚卢琯的行为及性质:
1、派使者召卢琯进京汇报工作,卢琯害怕韩信、彭越的命运会降临再自己头上,因而称病,不敢前往。
2、刘邦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召卢绾,并借机进行调查。卢琯吓得闭门谢客,不敢见面。
3、匈奴有人投降,张胜在匈奴的作为进一步说明卢琯背叛了汉朝。
三番两次的论证,不由得刘邦不信卢琯反了,于是派樊哙为将,出兵征讨。
不得不说,刘邦的逻辑有个重大漏洞:所有证据都证明了卢琯的背叛,却没有一个证据证明卢琯能从中收益。而没有利益的驱使,一个征战中的弱者怎么就有胆量和魄力造反和背叛呢?别人能给他的又怎比得上他刘邦给他的?五、卢琯不忠、不智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