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形明朝古桥,透着时代的沧桑

2020-07-31 02:13:31 作者: “之”字形明

这座始建于明朝的石桥,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半河桥。古老,沧桑,坚固的半河桥,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一直固守在罗汉寺街河李湾西南的龙须河上,为村民的出行提供方便。

虽是盛夏,可因梅雨季节姗姗来迟,从半河桥下流过的龙须河水量并不大。站在桥上往下看,隔着四五米的空间距离,很轻易就能看见褐色的水草,随着缓缓流动的水轻轻飘摇,极易使人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的那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河水的清凉,穿透几米的空间,抚摸我裸露的肌肤,湿润,清爽。似乎在欢迎我的到来。

有水声传来,湍急,清越,明显不是桥下缓流发出。我抬头四顾,上游百米处,有一处飞珠溅玉之所,白色的水花翻滚激越,像无数朵大白花盛开在艳阳下、绿毯上。我不自觉前奔几步,想去与水亲近,却在猛然醒悟中裹足。它藏身绿树杂花中,根本无法靠近。真正美好的事物,都像周敦颐说的,只可远观不可近玩。

可亲近的,还是半河桥。

打磨规整的青石条,已经泛着灰黑色,许是经年的青苔留下的痕迹,透着沧桑感,有一种令人心动的朴素美。像一个饱经沧桑的女子,走近她,你才会发现隐藏在她眉眼间的,岁月留下的惊人美丽。青石条平铺顺砌,错落相衔,层层垒叠,形成高高的桥墩,整齐有序。桥面由厚大的青石板铺成,据说,两侧原来建有青石桥栏。但现在,桥面上空空如也,青石桥栏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杳无踪迹。漫长的岁月里,人畜经过遗落的灰尘,落在青石的缝隙里,积累成单薄的土壤。只有小草,生命力旺盛的小草,蓬蓬勃勃地生长,长成恣肆的模样,把古老的石桥,装扮成一座绿色的桥,焕发青春的活力。

站在绿色的半河桥上,我仿佛置身于一条绿色的河流之中。河岸绿树成荫,宽阔的河床上,浅滩水潭相杂。浅滩野草葳蕤,把水潭掩映得绿茵茵的。明亮的阳光下,水潭闪着柔和的迷人光泽,像上天遗落在草丛中的绿宝石,美丽却并不炫目。

我第一次听到半河桥的名字,是在去罗汉寺街的公交车上。有人喊“师傅,在半河桥停一下”,我惊艳于这个诗意的名字,待车停稳后,往车窗外张望。因不清楚石桥的具体位置,眼光只能跟着下车女人的背影,看她弯弯曲曲地走,不免心生疑惑,天下的石桥不都是直的吗,这桥怎么了?难道是冲毁了,随意拿石板搭的?细想,应该没有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能随意在河上搭桥。那,这桥,怎么回事?

站在半河桥上,我才解除了心中的疑惑。

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半河桥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不仅仅是因为它悠久的历史,还因为它奇特的造型。明代修建保留至今的桥梁并不罕见,但半河桥的造型在中国建桥史上当属凤毛麟角。

半河桥是一座石拱桥,有五个桥孔,桥面呈“Z”字形,也就意味着五个桥孔不是并排在河面上,而是分属三个面。桥分成三个部分,右边一个长方形桥孔和一个拱形桥孔并排,然后中间一折,是一个长方形桥孔,左边则是两个拱形桥孔并排。整座桥看上去,好像两座只修了半截的桥梁,在河中间搭接而成。所以,半河桥,因此得名。

诗意的名字,深究起来,并无诗意,只是形象。当然,同时也说明,民间是诗意产生的丰饶土壤。

可是,为什么要把一座桥修成这般模样,颠覆桥在我们心目中的彩虹形状呢?

来听听半河桥的传说吧。

明末清初,罗汉寺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人们都要从龙须河上经过。那时没有桥,冬春季节,雨少水枯,人们就踏着露出水面的黑色礁石过河。夏秋季节,面对与河堤平齐的河水,人们只能摆渡过河,极不方便。河李湾有个李善人,决心筹集资金建一座桥,方便乡民过往。开始建的是常见的拱桥。谁知,雨季涨水,流经此处的水量太大,一夜之间,新建不久的桥即被大水冲毁。李善人非常着急,连做梦都想着修桥的事。某天晚上,他梦到一个乞丐躺在河边沙滩上,并对他说:“你要修好这座桥,就得按我躺的姿势去做。”梦醒后他跑到河滩上,果然看到一个“S”形的躺卧痕迹,赶紧组织工匠按此形状重新建桥。建好的半河桥,全长61米,宽3米,高4米左右,无论龙须河涨多大的水,再也没有被冲垮过。

传说总是带有神秘色彩,如这里的乞丐,似乎是上天派来帮李善人的。实际上,能够设计出这种奇特构造的,肯定是当时的劳动人民。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智慧绝对是超群的,万里长城、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哪一座不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那些凝集着能工巧匠心血的宫殿建筑,在供王公贵族们享乐时,也给世界建筑史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宝藏。而散落在民间的,如半河桥这样的民间建筑,虽没有炫目的外观,却也能看出工匠的匠心独运,有值得学习的创新精神。

桥面呈“S”形,能够减轻河水对桥身的冲击,增强桥身的牢固性。利用河中旧有的礁石为桥基,增强了桥基的牢固性。这些,都是工匠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虽然只是方便了普通百姓出行,但也如珍珠一样,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闪光,并将一直闪烁下去。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