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堪称文韬武略,为何数次北伐尽都失败?浅析桓温北伐失败之因

2020-07-31 13:19:38 作者: 桓温堪称文韬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很关键的,桓温北伐时期堪称是东晋朝堂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东晋门阀世家的政治注定了其只能偏安却不能建功立业。这其实也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是一旦北方的外部力量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威胁之时,他们会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团结一致,比如淝水之战时,在谢安的领导下各大世家都携手抗击前秦;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因为这种政治生态就导致他们不会允许内部有一个超级大的庞然大物威胁到他们的存在,因而他们不允许桓温再建功立业,所以当冉闵向东晋求援之时他们为了制衡桓温不允许桓温出兵,在北伐之事上经常给桓温使绊子。

很多人说冉闵危亡之时东晋不肯救援这其实是对的。至少桓温其实已经看到了这绝佳的战机了,所以他再三请求出兵北伐,但是一方面他剿灭成汉之后声望日渐高涨,因此朝廷派殷浩来制约他;另一方面冉闵的国号是“魏”,司马家本身就是篡的曹家的“魏”,这不是成心给人添堵吗?也因此桓温出兵的请求被驳回了。就这样冉闵最后只能在北方孤军奋战,最终身死慕容氏。而当时桓温还有殷浩制约着,一旦他有所异动,朝廷的大军便会从背后攻击桓温,桓温就会腹背受敌,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桓温除了叹息之外便只能按兵不动,毕竟他还是晋臣。

而且经过了“王敦之乱”、“苏峻之乱”后,门阀世家对荆州的一举一动方面可谓分外敏感,一方面他们手握重兵随时可能割据自立;另一方面荆州地处长江上游,一旦手握重兵的强藩顺流而下,那么他们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将毫无抵抗之力。

而中央政权为了削弱荆州的力量可谓花招百出,比如将荆州一部分割出去另立江州、湘州。

这个举动一方面可以达到削弱荆州的实力以便于他们更好的控制地方:另一方面也为扬州创造了一个缓冲地带,至少有江州在前面挡着,可以为他们争取时间。

桓温北伐时期一方面他要防着蹂躏北方的异族,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却也不得不留下一部分人马时时刻刻防守着门阀世家在他背后对他捅刀子。所以这就造就了之前讲的两个原因:

1.粮食的运输只能靠自己来解决,并不能寄希望于后方的门阀世家,但是水路不通造就了一旦军粮不足只能后撤。

2.不能把荆州之兵尽数拉出去北伐,荆州地大物博,所以驻扎在荆州的可用之兵起码在十万朝上,但是这十万多人起码得拨出一半人驻扎在荆州本土按兵不动,桓温防着的就是扬州的东晋朝廷。

第三次北伐之时郗超劝他等物资粮草都筹备完毕之后再行北伐之时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一方面他当时年龄已经很大了,他已经耗不起了;另一方面他也不放心远在扬州的世族们,一旦日子久了必然生变。

这就注定了桓温的北伐其实还没开始就已经输了,庙堂之败已经注定了他再难有所作为。他的对手是团结一心,而他不但要时时刻刻防着前面的敌人也要防着背后的敌人,这个背后的敌人就是远在南方的东晋政权。可以说桓温三次北伐都是孤军奋战,除了自身所占据的荆州之外,周遭全都是敌人,只不过一个是明面上的敌人,另一个则是背地里的。

笔者的看法

笔者看来桓温北伐之败最主要的还是东晋朝堂对他的制约:

他的军事才华可能不如他同时期的慕容兄弟,但是慕容兄弟真的想要轻易击败他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枋头之战和慕容垂的对决就可以看出,面对桓温这支狡猾的老狐狸就是大名鼎鼎的慕容垂也不得不小心谨慎,否则惨败的就是他了。

名将之间的对决往往都是见招拆招,他们并非说直接就互相厮杀,而是先战略相持,然后见招拆招,看谁先露出破绽然后一击即中一战打垮他。

他所面对的形势也的确比刘裕等人所要复杂的多,第一次北伐之时如果东晋政权能够全力支持他,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淝水之战了。

桓温虽然有野心但是他也是属于那种渴望建功立业之人,东晋对他的再三掣肘也渐渐的令他对这个朝廷失望了,所以这就造就了后来的桓温欲取而代之司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