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或者两军作战,不斩来使,似乎是古代战争默认的战争规则,经常可以在小说、影视作品中见到。这一规则到底有什么魔力,必须遵守么?如果不遵守会怎么样?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先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来历。
周朝廷为了加强统治,解决各类矛盾,就根据夏商以来的风俗习惯,发展出了完善的礼乐制度,即常说的周礼。周礼除了包含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等等之外,还包括五种重要的礼仪,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在西周时期,做什么事情,都是要讲究礼法的。
西周实行分封制,当时的天下诸侯,大多数都是姬姓宗室,非宗室诸侯也都是有功于周的功勋重臣。各诸侯都尊奉周天子为天下共主,诸侯与周天子,以及诸侯之间的矛盾,相对而言,都是内部矛盾。而且,作战是贵族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不会有生死之搏。
当时,双方交战,通常都会依礼法进行。双方要提前互派使者,约定时间、地点,到了时间,就到约定的战场列阵交兵。通常约定的地点就是被征伐诸侯国的疆界处,所以,战场也被称为疆场。而且,打之前还要“致师”,即挑战,互派勇士单挑,或者捉对厮杀。小说中常有的大将单挑桥段,在西周时期还真是这么作战的。
如果一方战败,逃出五十步之后,另外一方就不能再进行追赶,这才有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逃五十步就可以了,何必要逃一百步呢。而且,还规定了,对方战败之后,年老和年少的士兵是不可以作为俘虏的,要尊老爱幼,保留战国诸侯国繁衍生息的希望。而且,如果一方有国丧,另外一方也不可以攻打。可见,当时贵族之间的战争,还是很讲规矩的。
当时,并没有现代这么发达的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只能由使者来完成。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的通畅,就形成了一套保护来往使者的习惯,这些使者通常都会受到比较好的对待。为了保证双方能够按礼法打起来,“不斩来使”就成了默认的约定。
而且,不斩杀来使,除了可以表示遵守作战规则,展示气度之外,还可以利用使者做很多事情,诸如探听情报,散播虚假情报等。
三国时期,蜀魏两军对峙五丈原,司马懿就是通过诸葛亮派来的使者,得知了诸葛亮的饮食、治军情况,并且推测出诸葛亮命不久矣。
明朝时期,据野史记载,皇太极就是通过抓到的明朝两个太监,散播了袁崇焕已经投靠了清朝,准备里应外合攻取北京的消息,成功离间了崇祯和袁崇焕。
如果两国交战,斩杀了使者,会怎么样呢?
东周时期,逐渐开始礼崩乐坏。早期的春秋时代,大多数诸侯还能够遵守礼法,但是破坏者已经开始出现。到了战国时期,只剩下了利益与吞并,先打谁,派兵去打就是了,很多礼法也就被抛弃了。而自秦汉开始,斩杀使者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通常情况下,斩杀了对方使者,就是表明和对方彻底决裂,是一种宣战的表示,多数情况下,一场大战是在所难免了。强势的一方,可以通过此方法来威慑对方。而弱势的一方,则可以通过斩杀对方使者,鼓舞士气,激励将士血战到底的决心。有时候,杀使者纯粹是因为感觉受到了欺骗、羞辱,为了泄愤而为。
先看一个倚强凌弱,斩杀对方使者的典故。
《左转·成公九年》就记载,晋国派大将栾书攻打郑国。郑国弱小,派遣伯蠲出使求和。结果,晋国斩杀了伯蠲,继续攻打郑国,被《左传》记录为了“晋人杀之,非礼也。兵交,使在其间可也。”
由此可见,春秋之时,因为周天子势力的衰微,已经有不尊礼法,进行战争的情况。只是,这种行为,在当时还是会被天下诸侯认为是不守礼法的行为。
最后,这件事情,还是在楚国发兵攻打晋国的盟友陈国,晋国才退兵,郑国得救。
再看一下处于劣势,斩杀对方使者,鼓舞士气,抗争到底的例子。
汉朝时,耿恭率数百人固守疏勒城。匈奴派使者入城劝降。耿恭为了表示誓死守城,坚决不降的决心,将匈奴使者杀死后,在城墙之上火烤与剩下的守城将士分食了。最后,疏勒城中的汉军将士被救出时,仅剩26人,到达玉门关时,仅剩下13位壮士。
南宋末年,蒙古大军在蒙哥的率领下进攻四川,受阻于钓鱼城之下。蒙哥派出使者入城招降。南宋合州知州王坚严辞拒绝了蒙哥的劝降,并斩杀了蒙哥派来的使者,以示抵抗到底的决心。最终,钓鱼城在蒙古大军的反复进攻之下,坚守了36年之久。直到南宋已经灭亡,忽必烈答应不伤害城内百姓,守城将士才弃城投降。
还有因为感觉受到了羞辱,斩杀使者的。
楚汉争霸期间,刘邦派郦食其去游说劝降齐王田广。原本,田广答应了投降,献城。这说明使者的力量还是很大的。结果,韩信听说之后,不甘心平定齐国的功劳被郦食其所抢,就发兵攻齐。
田广听说之后,认为郦食其出卖了他,恼羞成怒之下,烹杀了郦食其,并率兵逃跑。
郦食其作为使者,本来完成了任务,结果为韩信所坑,被齐王斩杀,死得的确有点冤。而韩信也暨此平定了齐国。
总结下来,不斩来使,是遵守交战规则,或者想利用使者,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而斩杀了来使,通常情况下,则表示了战争的决心,会迎来一场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