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什么被称为“文官”的时代?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0-07-19 19:58:05 作者: 北宋为什么被

北宋自统一以后,统治者就非常注重科举与文化的发展,开始重建北方文化中心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南北文化逐步交融,伴随着南人政治、文化地位的上升,北宋文坛、政坛、士风等多个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

北宋加强官府办学与民间办学的力度,提高印刷术的运用,书籍的印刷与出版更多,增加了文人的读书机会,这些都是众多人才出现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北宋“重文轻武”的政治环境,为文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政治舞台,提高了文人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文人政治产生的历史背景

北宋文人与前代不同,“宋代士人的身份有个与唐代不同的特点,即大都是集官僚、文士、学者三位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一般比唐人淹博,格局宏大。”他们多是集学者、文士、官僚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这样的身份决定了北宋文人与文学的合力关系,又决定了北宋文人与政治的互动共振。

儒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文人历来就有着“清议”的传统,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倡清议,进之言”等,这些思想的根源都是来自于儒家的文化传统。

自从汉武帝的“罢默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备受推崇,其所具有的秩序与入世的观念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文人来讲,“治国平天下”、忠君报国的思想根植于心,而这些想法的实现在封建统治时代也只有通过从政才能够实现。这些因素的影响,确是北宋文人政治兴盛的主要原因。“重文轻武”的历史原因

宋太祖以兵变的手段夺得帝位,自此黄袍加身,建立起宋朝,成为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坐稳皇位后,忌讳手握兵权的武将。

对于这种心理,采纳了赵普“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之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这个收地方政权、财权和兵权于中央,以强化中央集权的建议,成为此后宋王朝三百多年的基本国策。

在南北统一后,太祖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从这些将领手中拿下兵权,把他们派到地方担任地方首长,但从中央另外派人负责实际的行政工作,构建了一系列对于武将权力进行约束、控制的制度,并将武将的地位放在文官之下,形成宋代的文人制度。

同时宋太祖还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加强自己对于军事的控制,削弱军人权力,为文人政治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自此,北宋兵权统归中央,统治者强化了中央集权,结束了五代割据的分裂局面,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力,为文人参政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