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伍子胥率吴军攻下楚国都城,将楚平王掘墓鞭尸,英雄还奸贼?

2020-07-31 16:43:59 作者: 楚人伍子胥率

春秋时期,楚国是数一数二的大国强国,却因为一场大的劫难差点亡国,这场劫难也成为了楚国由强盛转向衰弱的为分界线。劫难发生在公元前506年,吴国倾其精锐攻打楚国,事件主角就是伍子胥。

伍子胥,是楚国人,祖辈都是楚国重臣忠臣,其父伍奢是楚国太子建的太傅。凭着家族的根基和自身的才华,伍子胥原本在楚国的前途一片大好,他完全可以像其祖辈与父辈那样,做一名楚国的重臣名臣忠臣,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但,命运之神却偏偏与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楚国为加强与秦国的友好关系,楚平王让自己的儿子太子建,迎娶秦国的公主,让秦楚两个强国结为姻亲,世代友好。但其中却出了一个插曲,因为秦国的公主长得非常漂亮,楚平王动了色心,便将秦国公主娶为己有,强行抢了自己未来的儿媳妇。楚平王霸占了儿媳后,又担心太子建会因此怀恨在心,将来可能会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来。于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使人诬陷太子建谋反,打算派人将太子建杀掉。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太子建的老师,自然忠心于太子,就找楚平王替太子建说情。楚平王强占儿媳,虽不是什么大事,在楚国也有先例,但对于非常在意自己名声的楚平王来说,却是绝对是不愿别人提及的大忌讳。耿直的伍奢,却在楚平王面前,替太子苦苦辩解,伤及了平王的痛处。楚平王因此大怒,将伍奢作为太子同党抓了起来。

这个时候楚平王亲信的小人费无忌又建言,说伍奢的两个儿子能力都很强,如不斩草除根,恐怕会留下祸患。于是,楚平王又以伍奢为要挟,召伍奢的两个儿子来楚国都城。伍奢的大儿子伍尚应召而来,小儿子伍员也就是伍子胥,却识破了楚平王的阴谋,选择了出逃。楚平王没有抓住伍子胥,就只好先将其父亲和哥哥杀害了。

身怀血海深仇的伍子胥先逃到了宋国,后又逃到了郑国,再逃往吴国。在吴国,伍子胥因帮助吴国公子光夺取了王位,就是历史上的吴王阖闾,得到吴王阖闾的信任,成为了吴国的重臣。伍子胥终于有机会和能力借助吴国的力量,谋求讨伐楚国,为父兄复仇。

伍子胥首先统率吴军,在豫章大败楚军,夺取了楚国的居巢。三年后,又与名将孙武一起统率吴军的全部精锐,在唐、蔡两国的协助下,在汉水两岸与楚军决战,大败楚军主力,成功攻入了楚国的都城郢都。此时楚平王早已去世,其与秦国公主生的儿子“轸”承继了王位,就是楚昭王。楚昭王在都城沦陷前出逃了。

重回故国都城的伍子胥,没有“近乡情更怯”的激动,心中只有满腹的仇恨!他将楚平王的坟墓挖开,拖出其尸体,亲自动手鞭打了三百余下,并将尸体暴于荒野!故事发展到这里,伍子胥历尽苦难,终于大仇得报,也算是功德圆满。

但是,历史对于伍子胥的评价,却有两个极端:一种声音认为,伍子胥凭借一己之力,隐忍负重,以自己的血性和刚强,终于洗雪大耻,报父兄大仇,是真英雄,真男子!另一种声音却认为,伍子胥作为楚国的子弟,因为家仇而背叛自己的母国,并统率敌国的军队攻打故国,攻陷故国的都城,侮辱自己曾经的君王,是十足的奸贼行径,可耻可恨!

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就曾派人指责他说,“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后,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死人,此岂无天道之极乎?”

申包胥指责伍子胥,以统率敌国的军队,攻陷故国的都城,以这样的方式报私仇实在是过太分了!以掘墓鞭尸的方式侮辱自己曾经侍奉过的君王,更是伤天害理的行为!连伍子胥自己也都认为做得过了,他对好友派来指责自己的人说,“请你替我向申包胥道歉!”并解释说,自己从吴国到楚国的都城,路途遥远,来一趟不容易,为报大仇,只能倒行逆施了!

但是太史公司马迁却对伍子胥的行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伍子胥是“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司马迁将伍子胥认定为伟丈夫,真汉子。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说,吴国与楚国同属周朝的属国,吴人与楚人也算是同宗同源,伍子胥的行为,算不上投靠异族背叛母国,就算不上是叛逃的奸逆之臣,最多只不过是借助吴楚两国之间的征伐,报了自己的私仇而已。

更何况,伍子胥一直忠心于楚国的太子建,与他一起出逃,鞍前马后生死相随。太子建在郑国被杀后,伍子胥又追随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一直都是忠心耿耿。所以,伍子胥对楚平王掘墓鞭尸,可以说是为自己的父兄报仇,也可以说是替冤死的太子建雪恨! 更何况,楚平王曾经干过的那些事,也确实是过头了,强占儿媳就算了,还要因为害怕儿子记仇,将儿子也要杀了,连着儿子的老师一家也不放过,被人掘墓鞭尸,也算是罪有应得。

历史的尘埃,早已随风远逝!功过是非,只能任由后人评说。但,伍子胥的快意恩仇,却实实在在地叫人忍不住大呼“痛快!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