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疆域最大的朝代。按照中学历史课本中的元朝地图来看,元朝的版图东起库页岛、日本海,南达南海,西至天山,而其北端更是一直画到北冰洋,总面积达到2000多万平方公里。
但稍微了解一些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西伯利亚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寒冷,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是难以开发的不毛之地,而在科技远不如现代的千百年前,蒙古人真的抵达并长期有效统治这一地区,将元朝的版图扩张到北冰洋沿岸吗?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朝代,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一些人认为: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蒙古军队向西一直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元朝的版图应该地跨欧亚。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
自13世纪初,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接连进行了数次大规模军事扩张,向东进攻高丽、日本;向南进攻金、西夏、南宋、大理;向西进攻西辽、花刺子模、波斯和欧洲,凶猛的蒙古骑兵最远打到欧洲的多瑙河流域。经过半个世纪的东征西讨,蒙古人先后攻灭40多个国家,建立起了横跨欧亚,版图空前超级帝国。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中关于蒙古扩张的过程
虽然元朝是蒙古帝国的延续,但元朝并不等于蒙古帝国,把蒙古帝国征服的东欧划入元朝的版图是不正确的。
自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蒙古人在军事上所向睥睨,但蒙古国的政治文化相对落后,并没有形成治理如此庞大帝国的有效制度。因此蒙古帝国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每占领一块新的领土,蒙古大汗便将这些领土分给宗室功勋,由他们分而治之。
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大汗国,即成吉思汗长子木赤系的钦察汗国(金帐汗国)、次子察合台系的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系的窝阔台汗国和四子拖雷系的伊尔汗国。
窝阔台汗国在蒙古汗位争夺战后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
这些汗国有着极强的独立性,蒙古大汗只能靠宗族之间的血缘关系维持其对各汗国的统治地位。而在蒙古第四任大汗蒙哥死后,蒙古帝国内部为争夺汗位,发生了激烈冲突,各汗国之间互相攻伐。虽然忽必烈最终赢得了汗位争夺战的胜利,但身为蒙古大汗的忽必烈已经失去了对其他汗国的控制,其建立的元朝实际控制范围不过蒙古本部及南方汉地。因此元朝的领土只是元朝皇帝直接统辖的领土,而不包括其他汗国的领土。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绘制元朝和四大汗国疆域
此外,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将统治重心从蒙古本部南移至中原汉地,并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汉化改革,将草原帝国改造成适应中原地区社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传统封建王朝,因此元朝和蒙古帝国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也不能把蒙古帝国的版图强行套在元朝的版图之上。
在理清元朝和其他汗国关系后,我们知道元朝的版图并不包括东欧等其他汗国的领土,那么元朝的领土真像课本里描绘的那样直达北冰洋吗?
将岭北行省北部画至北冰洋的元朝疆域图
我们先来看元朝人自己是怎么说的。《元史·地理志》中称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从《元史·地理志》的描述来看,元朝的疆域在东南也就是传统的中原汉地与汉唐大致相当,而西北则超过,但具体比汉唐大多少,却又以“难以里数限者矣”这种模棱两可的词语来描述。此外,元人编写的《舆地要览》对于元朝疆域的描述为“大元地域,东止高丽新罗百济,南止云南大理等国,西止吐蕃回鹘天竺等国......”而对于其北界到哪里,同样也有没有详细说明。
从现有的关于元朝疆域的史籍来看,都没有元朝疆域北界直达北冰洋的记载,那么课本中将元朝地图划到北冰洋的依据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元朝是蒙古帝国的延续,元朝北疆领土也大多承袭自蒙古帝国,然而蒙古本部是传统的游牧社会,人们逐水草而居,并没有像中原一样有成熟的郡县制度,因此确定蒙古部族及其有效统治下的其他民族的活动范围就成了确定元朝北部疆域范围的关键。
在蒙古帝国的扩张过程中,成吉思汗及其子孙除了向东南西三个方向进行军事征伐外,也没有忘记向北扩张,征服招降北部的部落。例如1207年,成吉思汗令其胞弟拙赤率右手军去泰加森林一带收服当地的部落,斡亦剌种、秃巴思种、万乞儿吉思种、自失必儿种等部族先后归附蒙古。
根据《史集·部族志》记载,在蒙古北部地区大致分布一下部族:
蒙古帝国通过对以上三处地区部族的降服,基本控制了从叶尼塞河流域到贝加尔湖一带大致相当于现在中西部利亚地区的广袤土地。
蒙古北部阿尔泰语系部族
为了了解北方是否还有未降服的部族,窝阔台大汗(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还曾派遣“和端等入北海, 往复数年, 得日不落之山。”而这里的日不落之山,应该就是北极圈附近有极昼现象的某座山丘,这大抵是当时元朝人探索到最北的地方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