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遗言背后的秘密

2020-07-17 21:06:38 作者: 刘备的遗言背

刘备在"猇亭之战"在被东吴的陆逊杀的大败而归,丢盔弃甲逃回白帝城,又急又气,一病不起。第二年,刘备愈发病重。

章武三年(223年)春二月,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令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尚书令李严做诸葛亮的副手。《资治通鉴》记载,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日"臣敢不竭股弘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汉王招来太子曰" "人五十步称夭,吾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但以卿兄弟为念耳,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汝与丞相以事事之如父。"

陈寿《三国志》的记载刘备托孤和《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差别不大。唯一有不同看法的就是刘备说的"如期不才,君可自取",大多数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太子刘禅水平不行,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这段故事更是大肆渲染: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小说当然有它本身的意义,这段故事突出了刘备为了蜀国深明大义,诸葛亮赤胆忠心忠臣的正面形象,肯定不能当真。

但历史上的刘备托孤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中的一篇文章《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就对刘备托孤时说的这句话有自己的看法。吕思勉先生认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误解了刘备的意思。刘备除了刘禅还有鲁王刘永、梁王刘理。刘备给诸葛亮说的意思是如果太子刘禅不成器,诸葛亮有换皇帝的权利。毕竟,诸葛亮还有选择皇帝的余地,也就是"自取之"。看待历史问题一定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背景科学理性的分析问题。

说到这儿,不能不说说中国历史上的禅让制度。所谓禅让,就是指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则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

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后,使帮助为事。尧死后,舜继位,用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考验,以禹为继承人。

禹继位后,又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以伯益为继承人,最后族人拥戴禹之子启为王。这是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史称"禅让"。大禹到了晚年,四处查访,决定推举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却先他而逝,无奈,又推举伯益。但当禹死后,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家族,拥立禹的儿子启即位,便起来反对伯益。启趁动乱之机杀了伯益,夺得了王位(约公元前1988年-1979年),并传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在以后的历史更迭中,"禅让"都成为了被迫,如东汉汉献帝禅让给曹丕等等。权利的更迭往往伴随着血腥的屠杀,实际上,禅让制度只是一种理想的制度。

显然,刘备给诸葛亮的留言"君可自取"并不是想"禅让"皇位给诸葛亮,刘备此时就是想禅位给诸葛亮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自己奄奄一息,后面的事已经由不得他了。

禅让制度失败以后,中国的封建制度实际是帝王的"家天下",每朝每代的开国帝王都是马上的天下。戎马半生的刘备也是一样,用尽了自己的洪荒之力才偏安一隅,弹丸之地的"天下"得来的实在是不容易。把皇位让给外人诸葛亮怎么都不可信。即便是刘备虚伪试探诸葛亮的最后几句话"汝与丞相以事事之如父",实际上也堵住了诸葛亮。

吕思勉先生的观点非常有道理,古代帝王的家天下都是传位给太子。如:晋武帝司马炎明知道太子司马衷弱智依然把皇位传给太子。继位以后的司马衷大权旁落,造成了"八王之乱"导致了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大分裂。陈寿的《三国志》评价刘备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我们知道刘邦是一个流氓皇帝,为了自己的利益无用不及其利。刘备有"枭雄"之称,不可能把自家的皇位给诸葛亮。

巧的是,东吴的孙策临死时也给辅政大臣张昭说过这样的话,《三国志·吴书七·张昭传》记载: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吴书》: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而孙策有四个弟弟,孙权、孙翊、孙匡,据说还有一个庶出的弟弟孙郎,张昭"君便自取之",也有选择决定谁当吴王的权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