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想打仗?读一读宋史就知道了

2020-07-19 15:31:11 作者: 中国为什么不

前言

“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这句话无疑是对中国在外交上最贴切的总结。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是: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国家,我们不希望打仗。因为希望和平发展,所以在面对一些国家的挑衅时,我们会选择隐忍一些。

有的国人似乎并不明白隐忍背后的真正原因,一部分人甚至会在网络上表达不满。但中华5000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只要稍微读一读历史,就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以宋朝为例。

用物质换和平

公元1063年3月29日,北宋在位42年的皇帝宋仁宗去世。他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值得怀念的时代之一,而他的去世也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结束。

看上去宋仁宗一生似乎也没有做过什么丰功伟绩。他不喜欢自己做主,很多时候国家大事都是交给执政的宰相们处理。他不仅性格优柔寡断,还常常被士大夫们喷口水念叨。更重要的是,他打仗也很窝囊。

公元1038年西夏人李元昊称帝,双方发生了军事战争,没想到小小的西夏居然让宋仁宗连连吃了败仗。迫于无奈,宋仁宗只好选择议和。以每年送给西夏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获得和平。

原本北宋每年还要送给辽国岁银10万两,绢20万匹。战败之后辽国也乘机趁火打劫,又增加了10万银子和10万匹布。

对于宋仁宗的做法,怎么看怎么窝囊,怎么看怎么耻辱。但这却维持了宋与周边国家几十年的和平。然而就是这样碌碌无为的一个皇帝,使宋朝迎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宋仁宗认为打仗一时爽,但不管输赢,都会立即引起人民的困顿。虽然送出去财物也来自于人民,但却不是一下子就给出去的。原本宋朝养兵就已经要消耗大量的财政拨款,如果再打仗,势必又要增加税收,再加上战乱,百姓的生活会遭受更大的苦难,所以他选择隐忍。

宋仁宗的去世,使整个都城都陷入了悲伤,甚至在偏远地区也能看见妇人边烧纸钱边为他哭泣。辽国皇帝甚至抓住宋使者的手大哭说道:“四十二年不识兵矣”。可见不论是宋还是辽,对和平发展都是向往的。

固然宋仁宗时期的经济繁荣离不开他宽容的政策,不干扰民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但没有战乱保证和平是一切经济发展的基础。

然而在盛世之下,繁荣背后也暴露了许多问题。而这一点,我们比宋人做得更好,也是我们崛起的重要转折。改革失败留下的隐患

宋仁宗时代的和平无疑也是屈辱的,但这都是因为宋朝军事的孱弱,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北宋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就是“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北宋拥有错综复杂又庞大的官僚阶层,还要养大批的士兵和宗室子弟,财政一直都不够用。所以在盛世背后,实际上百姓的赋税是非常重的,只是民间的发达掩盖了这些繁重的税收。养兵对北宋来说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如果经常打仗,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就是宋仁宗不愿打仗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点,宋朝军队战斗力不强。主要是宋太祖设立的调兵规则太复杂,平常训练士兵的不负责打仗,负责指挥打仗的不训练士兵。将军上了战场并不了解自己的士兵,士兵的忠诚度也不够。这也是他们总是吃败仗的原因。

三冗问题加上军事的问题需要迫切的解决,宋仁宗也希望能改变现状,于是他启用范仲淹进行改革。可惜的是,由于触犯了高层和底层官员的利益,激起了强烈反对的声音。迫于压力,范仲淹在新政实行一年后主动申请外调,这就意味着改革失败了。如果宋仁宗能强硬一些,或许北宋的命运就此改变,但他柔弱的性格让自己错过改变北宋的最后机会。

宋仁宗时期,不论是保守派还是务实派,他们都对改革抱有希望的,只不过是在手段强硬和温和上有不同意见。然而范仲淹一失败,朝堂上直接形成了改革和不改革的对立。宋仁宗一去世,北宋的官僚政治就向着派系政治和朋党政治发展了。

在这之后,保守派和改革派的党争一直非常激烈,每一任新皇帝上任几乎都要对执政的官员进行一次大换血,这让北宋的官场严重倒退。

宋仁宗和宋英宗时期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但到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主导对西夏用兵,花费巨大却又徒劳无功。主战派试图不断地把和平的国家拉入战场,导致与北方的冲突不断,但军事实力孱弱又屡屡失败。所以,最后发生靖康之耻并不让人意外。北宋教会了我们什么?

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现在中国的发展,会发现和北宋时期能找到许多共同点。在军事比较落后的时期,我们选择了隐忍。尽管每一次被针对,每一次被挑衅,我们都尽可能的不引发战争。因为我们需要发展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不同的是,北宋数次改革都以失败告终,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将和平引向了战争,国家整体实力越来越弱。但我们的改革是成功的,在经济飞速发展之下,也让我们有更多空间去努力发展军事。这难道不是因为和平所带来的机遇吗?

外交官这几十年来对外发言由弱转硬,这样的一个态度转变背后意味深长。并不是外交风格终于改变了,而是我们到了改变的时机了。不论是在经济还是军事方面,我们都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才让我们有底气强硬。倘若不是那些年的隐忍,倘若逞匹夫之勇,恐怕今天的幸福生活也不复存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