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中国姓氏的起源!秦始皇到底应该叫嬴政?还是秦政?

2020-07-19 14:30:12 作者: 一文了解中国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作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秦始皇可以说无论是褒是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划时代人物,可以说没有秦始皇就没有如今中国的大一统。然而现今人们在谈论他时都直称其名“羸政”。无论是讲历史,还是说故事,率皆如此,即使是辞书也是这样行文的。

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角号码新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均于秦始皇词条下说:“即赢政。”实际上,这是传述历史的一个谬误。如果一定要按中国姓氏的习惯来称呼历史上的秦始皇,也应该是“秦政”,而不是“羸政”。

之所以大家都称呼秦始皇为“嬴政”,只不过是几百上千年来,大家把这个错误已经习以为常了,就如许多人已经把阿(e)房(pang)宫,读作阿(a)房(fang)宫一般。

今天这篇文章并不是说要纠正大家一定要把秦始皇嬴政改过来,改成秦政。而是借着这个问题同大家共同探讨、了解一番中国人姓氏的起源,以及姓氏的区分。

一、姓氏的区别

按先秦时期,人们有姓有氏。与后世不同,虽然姓与氏都是表示血缘关系的名称,但姓与氏的社会涵义却是不同的。

先简单介绍一下姓,姓的社会意义就表现在区别父系血缘关系上。在姓的属性下,同姓的人都出自共同的祖先,不同姓的人则出于不同的祖先。

在古代,一看对方姓什么,就知道对方和我有没有血缘关系,这就避免同父系血缘人之间通婚。这就是所谓“姓以别婚姻”是也。因此可知,姓的涵义是基于原始社会氏族外婚制的习俗,是区别父系氏族而产生的血缘关系名称。

氏则不然,氏是家族名称。不同氏的人,虽有共同的祖先,但不是同一家族成员,也没有共同的利害关系;而同氏之人,既是同一祖先的子孙,也是同一家族的成员,并且荣辱相关、安危共之。

氏是受天子或国君的赐封而确立的。其社会意义是与采地、封邑、民人和官职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氏是社会身份、地位和权益的标志,所谓“氏以别贵贱”是也。所以先秦时代的庶民,即不享有社会权力的人,是没有氏称的。

所以说,姓氏中的姓,主要区别的是血缘关系,同姓说明有着共同的祖先;而氏则划分开了所在的阶级,比如同样是嬴姓,封到赵国的嬴姓就是赵氏,封到秦国的嬴姓就是秦氏。这是以分封制为基础而建立的家族名称。

正因为如此,在先秦时代,社会上对姓、氏之称是有明确规范的。

其规范是:男人称氏,女子系姓。即是男子名字上冠以氏称,以标志其社会身份或地位;以秦国为例,秦始皇作为嬴姓秦氏名政,自然要称呼他为秦政;

而于女子则在氏下或名下系之以姓,体现的是“婚姻之别”。比如秦穆公把自己当女儿嫁给了晋国晋怀公,这个女儿的名字就叫怀嬴,嬴这个姓就放在了后面。

这个规范可称之为“姓氏制度”。

二、姓氏的起源

姓、氏的起源是非常古老的,从原始社会应该就存在了,当时没有文字等记载,以至于今人很难把它说清楚,只能合理猜测。

如现在网上的通行说法是:根据姓字“从女从生”而说姓产生于母系时代,是母系氏族的标志,甚至把姓与图腾扯到一起去;而对氏则说是姓的分支。这些说法,只是望文生义或猜测附会之辞,不足以反映姓、氏的起源和姓氏制度的社会意义。

那么姓氏的起源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通过留存下来的甲骨文和商周铜器铭文,以及一些先秦典籍中的资料来看,在先秦时代“生”字即是“姓”字,姓、生二字往往无别。

从女旁的姓字固定下来,当是文字隶定之后的事,原因是由于周代禁忌同姓通婚而规范女子系姓,才使女旁的姓字与生字分别开来。

而从古代血缘团体衍生分化来看,姓分化衍生出来的分支仍然是姓而不是氏。据古书所载,炎帝、黄帝皆出于少典氏,但以炎帝为始祖的血缘团体却为姜姓,而黄帝则为姬姓人的始祖。

又比如黄帝二十五子,有十四人得姓,除有两人为己姓、两人同于黄帝为姬姓外,还有酉、祁、滕、箴、任、荀、僖、姑、儇、依等十姓,即这些姓都是从黄帝的姬姓血缘团体分化出来的分支。

还有一点是古书上从未见有姓转化为氏的记载,但却能见到氏转化为姓的例证。

如舜为姚姓,本是有虞氏人,因尧降二女与舜而居于妫汭(guī ruì),遂有“有妫”之称,而其后人胡公满受周封国于陈为君遂为妫姓,便是其证。这个“有妫”之称,实是指舜与尧的二女所组成的家庭或家族而言的,也就是氏称,但因受周武王的赐封而转变为姓称了,说明姓是由氏转化而来的。这才是追溯姓氏起源衍化的线索。

三、嬴姓的起源

现在回到秦始皇的姓氏问题上来。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家族史可上溯到尧舜禹时期。其始祖曰大费,就是《尚书虞书》中辅佐大禹治水伯益。

再往上溯,大费之父是大业,大业之母是帝颛顼的苗裔孙女女修。由于大费助禹治水和为帝舜调驯鸟兽有功于世,因此大费得到帝舜“赐姓赢氏”的赏赐。

实际上就是舜以部落联盟长承认并确定大费(伯益)为赢姓氏族的氏族长,也就是说秦始皇的父系血缘关系是渊源于赢姓氏族,故“赢”是其别婚姻的本姓。

大费的后代子孙费昌、中衍以及蜚廉、恶来,累世有功于殷商王朝,因此当周武王伐纣灭商时“并杀恶来”,而蜚廉亦为纣死。嬴姓作为商朝的死党,在周朝建立后颇受打压,陷入了一个发展的低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