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大将军足利义辉的暗杀事件始末

2020-07-16 03:24:03 作者: 解密!大将军

一,寂静无闻的死亡

永禄八年(1565)五月十九日(和历),在京都二条的将军御所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震动朝野的血腥事件。当时权倾近国王诸国的三好家当家三好义继(当时称为“义重”)和重臣之一的松永久通等率重兵包围并突击将军足利义辉(1536-1565)的御所,义辉伴随母,侧妻,么弟与随从的三十多名直属家臣,全数被杀,史称“永禄政变”或“永禄八年政变”。

初期流血政变事件的意义重大,是室町幕府史上第二次夺去将军性命中的事件(注:第一次为“嘉吉之变”中,被赤松家暗杀的第六代将军军足利义教)。政变的发生没有立即葬送已然十分脆弱的幕府,但将军被杀害的消息传开后,间接刺激了尾巴张开的新兴势力织田信长。三年后的永禄十一年,信长保护义辉的另一个弟弟。足利义昭上京,并赶走三好家拥立的十四代将军足利义荣,使义昭成为第十五代将军。这也可以转化后来织田政权的登场,开启统一天下,结束百年战国乱世的开端,可见永禄政变的影响何其深远。

一场这场将被军方杀害的重大事件,相信对过多战国迷并不陌生,因为大家透过游戏已发生事件略知一二,特别是游戏里被称为「剑豪将军」的足利义辉以一己之力,力战敌人到最后一刻,最终力尽而亡的经过,早已脍此项人口。

为什么足利义辉会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被臣下三好家围攻而亡?而且更为诡异的是,与我们想像不同,义辉等人被杀后,相当没有被卷入政变的幕府大臣在政变的发生后翌日,便主动联络算术三好义继和松永久通示好,部分更转为奉仕新将军足利利荣(义辉堂兄弟)。同样,同样未有卷入受牵连的朝廷也没有为义辉之死做出大的反应,反而跟上述的幕臣一隶,早早的跟三好,松永等人合作。

足利义辉明明是让上杉谦信和织田信长等人仰慕的一代将军,为什么他死于非命却在京中引不起巨大反响?反而恰似是普通人家被人殴杀一样,寂静无闻呢?则有必要放下所谓「剑豪」将军的传说,重新探讨一下足利义辉何以得得下下场,然后重塑政变的原像。二,毫无节操还是灵活务实?

?天文十五年(1546)底,在近江名门兼幕府的最大支持者六角定赖扶助下,足利义辉继承了将军之位,初名“义藤”(此处统称为“义辉”)。 将军位于流亡在京外的岁月,父亲足利义晴将大位提早交给儿子义辉,被认为是因为自己已束手无策,放弃责任。

因此,时年十岁的少年义辉可说是临危受命,被迫接过这个烂摊子。当然,方才十岁的少年将军也无可奈何,不过是被命运摆布的人罢了。而改变他命运的事件不久后便到来。翌年七月的舍利寺之战里,新兴势力三好长庆(原名为“范长”)联合主君细川晴元打败了故主。细川氏纲,再在同年与现主君细川晴元对立,引发天文十九年(1550)初,义晴联合细川晴元与三好长庆对决,但以失败告终,父亲义晴同时战事期间,新一轮的混战。这场混战引起一旁窥等待的前将军义晴和义辉的注意。病死,义辉自此单独承担起中兴幕府之责。

然而,三好与细川战局僵持并没有让义辉渔人得利,虽然战情反覆,期间不断如将军家的管家伊势家为首的幕府重臣决定舍义辉而去,投靠三好长庆。结果,三好长庆逐渐恶化了优势,其最大的原因是,幕府最大骨架六角定赖在天文二十一年(1552)病死后,其子六角义贤决定斡旋三好,细川和义辉三方和解。结果,在六角家「背叛」下,义辉被迫接受了和解的收敛,在三好家恭迎下来到京都,「完成」了亡父义晴的一半心愿。

根本就不是义辉想要的结果。义辉回到京都后,按照约定提升长庆在幕府的布局,位列「奉公众」即将军的直属臣子,这是为身份高贵的名门诸侯才有的安排,这个安排乃是义辉对和解的诚意。不过,终究是同床异梦的合作,两者之间各怀鬼胎,明争暗斗的日子也就此开始。

面对如日中天,手握海军内部,睨视近国的三好长庆,义辉虽身为将军,但年少又无权无势,看似毫无胜算。但可以义辉长大,他迎娶了关白近卫稙家之女为妻,拉回与朝廷和五摄家的关系。同时,伴随着他成长的少壮派幕臣上野信孝等人,也在一旁鼓吹义辉找机会除去三好长庆,还无法与同样跟三好长庆不和的细川晴元联手,共讨长庆,必要时用非常手段也在所不惜。

因此,已倒向三好长庆的幕臣们如伊势贞孝,松田盛秀等人,为保得来不易的和平,也为了保住幕府,他们与三好长庆一起阻止义辉近臣们的轻忽之举。虽然如此,但义辉与长庆之间的对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只是义辉阵营没有足够的力量,而长庆则想利用义辉掩护自己的权柄,以免敌对势力借机发难,也要给撮合和解的六角家面子。

这种不牢固的关系虽然在各自的利害考虑下,表面上勉强得以维持,但实际上却是壮年的长庆与年青的义辉展开下一场暗斗的序曲。

义辉成长后,策略上重新取代隐忍,暂不与长庆为敌,更主动与三好家搞好关系;替换则利用这种和平局面,还有新关白近卫前久(稙家之子) ,义辉妻兄)和其弟圣护院道澄,先后向地方的豪强大名招手,借将军之名介入各地的纷争,继以增强自身的威望,重建幕府的名声,期待曾经自己有需要时,诸大名起兵报效,为自己效劳。当然,这也是为了赚取任命费,救助已濒临破产的幕府财政。

有名的东国上杉。武田之争,织田。斋藤(一色)之战,西国的大友。毛利之斗都都有义辉的影子。如此如此,义辉为了达成目的,更不断地一直有意义大名门第高低,授予相应的幕职,赐名的惯例,反而很慷慨慨向向诸大名授予荣誉,这个始于其父义晴的改变到了义辉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