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溘然长逝。
在临终前夕,除了做了一系列人事安排以确保蜀汉政权能够平稳过渡之外,诸葛亮还特意向后主刘禅提交了一份家庭财产清单: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
诸葛亮的这份财产清单也成为了诸葛亮一生廉洁奉公的真实写照:高居相位,统领蜀汉全国军政,却并未给子孙后代留下多余资财。
但如果你认为仅此而已,那就大错特错了。
诸葛亮主动给刘禅汇报自己的家庭财产,其实还有一层用意。
诸葛亮主政期间,蜀汉实行的其实是“首相制”,即:皇帝刘禅只是名义上的最高首脑,仅有礼仪祭祀权,而无人事任命和财政管辖权,蜀汉政权的一切要务均由设在汉中的丞相府来下达指令。
所以,刘禅虽然做了11年的享乐天子,但内心对诸葛亮却是十分忌惮的。
这一点从3件事可以看出,一是诸葛亮死后,刘禅即废除了丞相一职;二是益州百姓请求为诸葛亮建庙祭祀但被刘禅拒绝;三是诸葛亮的亲子诸葛瞻在公元260年之前,担任的都是羽林中郎将、尚书仆射等高位虚职,并无军政实权。
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刘禅的印象中,诸葛亮应该“家财颇丰”。
公元214年,在夺取益州之后,刘备大赏群臣,“赐诸葛亮、法正、飞及关羽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
这里的“金”指的是黄金,据《汉书》记载:“黄金重一斤,直钱万。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东汉以后因为金银数量的大幅减少,其价值只会比西汉更高。
所以,仅214年这一年,诸葛亮就已经是“亿万富翁”了,这还不包含后续的赏赐。诸葛亮在给李严的书信中曾提到自己“位极人臣,禄赐百亿,受赐八十余万斛”。
要知道,蜀汉在三国当中实力是最弱小的,但诸葛亮所受赏赐规模却远超魏、吴两国的臣子,曹魏无赐钱亿万的记载,东吴也仅有一次,即吕蒙攻下荆州后,孙权“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
再加上蜀汉的军事优先型经济模式,全国的财富都集中在诸葛亮手中集中调配以供北伐,所以,刘禅对诸葛亮除了权力的忌惮外,还有财富的猜忌。
因此,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刘禅说明自己的家庭财富情况,并特意强调了“臣在外任,无别调度”,就是在告诉皇帝,自己并没有留下巨额财富。
那么诸葛亮生前的亿万赏赐去了哪了呢?史书并无明文记载,但很大的可能是全部被诸葛亮用来赏赐有功将士了。诸葛亮此举,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子孙后代。
诸葛亮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
1300年后的明朝,张居正家族的遭遇就很能说明问题。万历皇帝朱翊钧继位后,张居正任大明内阁首辅达10年之久,上承天子之师,下控大明一国之军政财富。张居正之与朱翊钧,就如同当年的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
所以,张居正死后,万历很快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张家被抄,家属或饿死或流放。除了长期压抑的宣泄,万历还有寻找张家巨额财富的目的。但实际上,最终从张家抄出的家财也不过区区十万两,这对于内阁首辅而言,实在算不上“巨额”。
张居正家族的遭遇,也恰恰反衬了诸葛亮主动向皇帝表明心迹的智慧。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