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国中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吕布的形象几乎已经定格在这样的评语之下:有勇无谋,见利忘义。吕布之勇,我想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三英战吕布”不仅使刘关张三人登上乱世英雄的舞台,更能反映出吕布武艺的高强。重点在于他是否见利忘义。
传奇性的出生和神话般的成长
传奇的出生首先简述吕布的传奇性。历史似乎都是这样,“厉害角色”总会有异于常人的地方,吕布也是如此。据史书记载,吕布的出生具有一定的传奇性。
公元某年,黄氏移至染织作坊,屋外突然人生嘈杂。众人听到后纷纷出外观之,但见西北上空彩虹映现,光彩夺目,非常奇异的一个景象。紧接着五原山崩地裂,地动山摇。黄氏欲生,身感不适,腹中疼痛难忍,盆骨闷胀,羊水外溢,寸步难行,遂卧于布匹之上,过了一会产下一名男婴。
这男婴出世非常奇特,并没有因恐惧不安大声哭喊,反而自断脐带,其双目有神,两拳紧握,站立面前,黄氏惊奇,急擦去污物抱入怀中。后来讲给吕良听后,大呼:“吾人神也。”由于吕布是在布上出生,即命名吕布。
神话般的成长吕布自幼聪慧,一点就通,从小跟随母亲习文作画;但同时也生性好斗,力大过人,喜欢舞枪弄棒,身高体重都与同龄大大不符,稍年长于他的人都不敢同他玩耍。唯有面对女孩时才温顺体贴,同之前判若两人。
5岁时的吕布常随牧马人野外放马,并且喜爱马,见马就兴奋异常。他骑在马上自如自在,手持一根木棍酷似一名勇士,那时就能持棍刺击野鸡野兔。7岁时,即可单独骑马追击野狐山鹿,且从未空手而归过。
11岁那年,匈汉两族在白马寺庙举行大型庆典,吕布随父参赛。赛马比赛中,他的马快如箭,骑术高超,英姿雄展,一举取得了骑手荣誉。在观摩摔跤比赛时看到从无败绩的对手,心中甚是不服,叫嚣上场。
胜者一看是个小孩子,全然不将他放在心上,但几个回合下来,吕布将他撂翻出场后,他吃惊了,全场观众也吃惊了,从此吕布的名讳在五原地区家喻户晓。
其实我本人并不信这些东西的,但就像史书里记载的刘备“大耳,臂长似猿”,刘邦“赤帝之子,斩杀化身为白蛇的白帝之子起义”,曾国藩“巨蟒转世”等等,皆为传世佳话,所以觉得有必要添上这么一笔。
吕布是否有勇无谋
吕布其实并没有小说里那么不堪,他是有谋略的。那为什么吕布的形象会被定格在:有勇无谋,见利忘义的评语之中?
其中固然有小说故意刻画的成分,但我认为还有一部分不可忽视,曹操也曾说过他“有勇无谋”。曹操的影响力至今犹存,曹操的谋略、手段被各朝各代高层人物学习模仿应用,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坐上了民国大总统的宝座。
历史学家评价曹操的智谋手段远在司马仲达之上,那吕布这等稍微有点“小聪明”的人怎么可能会入得了曹操之眼?所以,曹操并非真正的有勇无谋,只不过是不如曹、刘罢了。对于这种说法,我有充足的论证,诸位往下看。
杀丁原。吕布杀义父丁原从中国伦理道德上确实说不通,但他也有个人人性的一面。大家看《三国志》也好,《三国演义》也行,里面都提到了:丁原任命吕布为主簿。主簿就是一个文官,让堂堂“三国第一猛将”每天算账、写字,“英雄岂有出头之日?”换谁谁都会反抗吧。在当时那种情况,想出头,杀义父或许是他最快“出头”的方法,但绝不是唯一方法。董卓死后,吕布曾劝说王允把董卓的部下尽快处理。对于这件事情,我们能够从王允不接受劝告而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中看出。张飞留守徐州曾发誓不饮酒。当张飞耐不住“寂寞”饮酒之时,部将曹豹(吕布岳父)劝告他,他得知曹豹身份后暴脾气就来了,胖揍了曹豹。吕布得知后夜袭徐州,用了个说法:为岳父打抱不平。(是不是与曹操丧父,欲夺取徐州的借口如出一辙?)这些足以证明了吕布是懂智谋的,当然是跟我们这种普通人相比。“有勇无谋”这种话只有曹操等英才才有资格称他。
吕布究竟是不是小人
我上面的论证多多少少也能反映出吕布的道德观、思想观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但究其背景,大多数情况下我个人认为是局势造成的。
时势造人不管是何方神圣,都无法左右时势的发展,这句话无从争议吧?
那我们来细看三国众英雄。众英雄起步的时候大都有屈身于人的经历。就说刘备、关羽、张飞,前前后后投靠过十多人,往往是投靠一段时间即不辞而别;在来看孙策,《三国演义》简化了孙策投靠袁术的过程,孙策的做法也相当于认袁术为义父了。
袁术这个人,与董卓实为一丘之貉。三国里也有不少人曾为黄巾贼,周仓、廖化、赵弘等等,他们的行为也算是认贼作父吗?曹操也曾作为何进的下属,何进是个好鸟?
另外还有一个人情世故的因素存在,当时的吕布在董卓手下为官,试想,一个领导抬举你跟你攀亲戚,你能对领导说:“你在做梦”?除非你看淡了人世间的功名利禄,要不然最好不要“以五十步笑百步”了。
为人之道说起吕布的为人,在演义中,作者刻画的吕布是一个贪生怕死、骄横跋扈的人,还特意杜撰安排了张辽骂吕布怕死的情节,这完全就是小说家们的曲笔。毕竟,罗贯中老爷子以蜀汉为中心,张辽又将是蜀汉名将,特意抬高的事也见多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