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句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女性社会活动中,一直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相夫教子、持家有道的家庭主妇,还是性格泼辣、举止大方的事业型女人,亦或是像梁红玉、花木兰、秦良玉这样“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领。总之,妇女群体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很大的贡献。
碍于“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影响,千百年来,女性大多以居家为主,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封闭生活。但是不要小瞧那些名不见传的家庭主妇,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涌现过大量勇气可嘉,甚至视死如归的普通妇女。比如有一位老妇人,无名无姓却成为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无名英雄妇女。
01石壕吏,安史之乱的缩影
唐朝中期爆发的安史之乱,将李唐王朝带入走下坡路的深渊。作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正好是大诗人杜甫生活的年代。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什么样的环境,成长出什么样的文化。杜甫由于赶上乱世,亲眼目睹安史之乱带给唐朝的现状。
所以,杜甫的诗歌题材往往以现实主义为主,表达着他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最经典的现实主义诗歌作品是“三吏三别”,其中以《石壕吏》作为出名。它描述的是安史之乱时,官吏搜刮民脂民膏,四处挨家挨户抓壮丁上战场的现象。很多人将杜甫的《石壕吏》视作文字版的唐中晚期现状,抛开诗歌的史料价值不说,《石壕吏》的主角“老妇”,称得上是“女中真丈夫”,这是为何呢?
02老妇的智勇双全
杜甫路过石壕村,看到一群官吏来到老妇家抓捕老汉,老汉本能地选择逃跑,因为他深知自己若是上战场,必然是有去无回。为了躲过官吏的责难,老两口与官吏展开一场心惊肉跳的斗智斗勇。
听说官吏前来,老翁伺机翻墙出逃,让老妇开门应付。自古乱世不讲理,官吏在门外呵斥,老妇人啼啼哭哭地上前说,自己曾有三个儿子上战场全没回来。小儿子托人带信说,两个兄长已经去世,他自己也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和儿媳妇,老头子也不知所踪。
官吏不相信老妇的话,便大声恐吓她。无奈之际,老妇只好说,自己愿意跟随去前线,虽然年纪大了,但还能洗衣做饭。最后,杜甫写道自己只与老翁分别,显然老妇应该跟随官吏上前线了。03老妇掩护老翁的经历
面对官吏深夜抓人的场景,老妇挺身而出,掩护丈夫赶紧逃跑,自己甘愿牺牲。老妇为何要这么做呢?她是不是天生的勇气过人?答案很明显不是。
老两口之所以这么做,是经过很艰难的利弊权衡。老妇的话语中提到过“自己还有孤孙和寡媳”,为了能够让儿媳和幼孙生存下去,只有家中有男人才能养活仅存的一对“孤儿寡母”,所以二人决定,老两口间只有老翁,将来一家人才能延续下去。
从这个角度看,老妇的决定是智慧的,完全是站在家庭大局的立场。由此可见,老翁逃走是老妇的计划,它是“保护丈夫,顾全家庭”的权宜之计。官吏抓人不可能事先通知,老妇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够迅速地作出反应,一方面体现老妇的智慧,另一方面显示出她非同一般的勇气。
老妇为了拖延时间,她采取“唠家常”的方式,与官吏“打感情牌”,说自己三个儿子两个战死的悲惨经历。官吏听到他诉苦,心中自然会引起共鸣,因为同样是打仗的士兵,谁也不愿意战死沙场,自己虽然有军令在身,但也未免会心生怜悯。
关于原文中提到老妇所哭诉的家庭不幸,也未必全部真实。她为了让石壕吏更加相信自己的话,采取哭诉的方式,夸大家庭的不幸也绝非不可能。或者说,老妇更多是为自己而悲伤。因为老翁翻墙而逃,自己也做好去前线的准备,老夫老妻或许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想到这里,换做任何人岂能不悲伤痛哭。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解读,“石壕吏”都堪称一篇绝世名作,更代表着杜甫现实主义风格的巅峰。文末,笔者想说的是自古以来,华夏民族的妇女都很值得敬佩,她们虽然羸弱的外表形象,却有一颗坚定的内心,“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典故都是描写妇女的光辉形象。杜甫却从另一个角度,构造出更加生动丰富的妇女形象,战争摧残的大环境下,一个智慧、理性、勇敢的“女中真丈夫”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