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古人推崇“多子多福”,民间如此,皇家更甚,因为,人家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由于一人独享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外加后宫佳丽三千,古代皇帝大多子嗣繁多,比如清朝的康熙皇帝就有35子20女共55个孩子。但是,同样嫔妃众多的乾隆皇帝,却只有17子10女共27个孩子,还不到康熙的一半。
(乾隆与儿女,剧照)
乾隆共有17个儿子,仅从数量上看其实也不少,但问题是其中有一大半都夭折了,再加上乾隆“待机时间”实在太长了,活了89岁,是中国古代寿命最长的皇帝,所以真正能够继承大统的皇子,实则少得可怜。更要命的是,不同于康熙的皇子中能人辈出,乾隆的皇子们普遍比较平庸,最终将皇十五子永琰选定为皇位继承人,也只是“矬子里拔大个”。
在乾隆的17个儿子中,活到30岁以后的只有6人,分别是:
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以及皇十七子永璘。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本来就“子嗣艰难”的乾隆,竟然还从中过继了两个出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乾隆画像)
先简要回顾一下乾隆的两次出继皇子事件:
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皇六子爱新觉罗·永瑢出继慎靖郡王爱新觉罗·允禧。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出继和硕履懿亲王爱新觉罗·允祹。
(四阿哥剧照)
爱新觉罗·允禧原名爱新觉罗·胤禧,爱新觉罗·允祹原名爱新觉罗·胤禧,雍正登基后,改“胤”为“允”。从名字就不难看出,二者均为雍正的平辈兄弟——爱新觉罗·允禧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十一子,序齿为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允祹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一子,序齿为皇十二子,人称“十二爷”。
(注:序齿的意思是按年龄排序,古代皇子夭折率很高,所以序齿数要远远小于实际儿子数。)
康熙皇帝驾崩时,允禧年仅12虚岁,而允祹自幼由苏麻喇姑抚养长大,性格淡然,与世无争,二者均没有参与到“九子夺嫡”之中,因此,他们有幸逃过雍正的清算。
(九子夺嫡,剧照)
允禧和允祹是康熙儿子中少有的善终者,但遗憾的是,他们去世时都面临着绝嗣问题。这倒不是说允禧和允祹一生无儿无女,相反的,允禧有2子4女共6个孩子,允祹有6子6女12个孩子,只不过所有男孩无一例外全部夭折,并无一人活过20岁,更未留下子嗣。
在古代,香火传承是头等大事,大家族如果出现绝嗣,通常都会过继近枝的子侄作为嗣子。爱新觉罗皇族庞大,子孙众多,乾隆皇帝完全可以指定其他八旗子弟作为两位叔叔的嗣子,既然如此,他为什么非要从自己原本就少得可怜的儿子中选人呢?
(注:由于辈分原因,永瑢出继允禧,永珹出继允祹,都是作为嗣孙,而非嗣子。)
(康熙与儿子,剧照)
首先,乾隆意在通过出继皇子,树立自己的仁君形象。
一般认为,论执政能力乾隆不及其父雍正,但平心而论,乾隆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他确实比雍正更宽容、更大度,这一点在对待“允”字辈的态度上体现得最明显。
雍正登基后,极力打压“允”字辈兄弟,其中最惨的当属惨死狱中的八阿和九阿哥,其他阿哥也是幽禁的幽禁,削爵的削爵。但乾隆登基后,却将叔叔们能平反的平反,能释放的释放,能晋封的晋封。他这么做的目的有二:其一是顾念亲情,想要修复叔侄之间的关系;二是树立仁君形象,稳固皇权统治,美化后世之名。而乾隆两次出继皇子,同样也是为了拉近大宗与小宗之间的距离,消除昔日裂痕。你看,我把儿子都给你了,够意思吧?千古仁君,不过如此。
(青年乾隆画像)
另外,乾隆出继皇子,这里面还有一笔“经济账”不得不算,可以说,这笔“买卖”他稳赚不赔。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皇子一旦出继,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这表面上看确实是莫大的损失。但乾隆心中的小九九是,皇位只有一个,永瑢和永珹本来就绝无继承大统的可能,而允禧和允祹都是封了王的,永瑢和永珹过继过去后就是唯一的继承人,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允禧和允祹的王位和财产,这对于永瑢和永珹乃至于乾隆本人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毕竟,权力和财富终归是掌握在自己亲儿子手中更放心一些。
(乾隆,剧照)
试想一下,如果永瑢和永珹不出继,他们即便有朝一日可以封王,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但出继给允禧和允祹呢,则可以马上拥有这一切。乾隆此举,既得了名,又得了利,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