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后,大清掀起的“赴日热”究竟是盲目?还是理性?

2020-08-02 20:02:53 作者: 甲午战败后,

满清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同时,也是给华夏文明带来耻辱最多的一个王朝。在慈禧统治下的后满清时代,虽然丧权辱国的事情多不胜数,但是,“甲午战争”却始终显得那么刺眼。

甲午战争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北洋水师”的覆灭,更是一举击碎了清廷“以洋务救国”的虚幻梦想。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被割让给日本,而且还要面临2亿两白银的巨额赔偿。三十余年的“洋务”就交出了这样一个成绩,《马关条约》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统治者的脸上,也痛在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中。

然而,此时的朝堂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那些保守派对“洋务”攻击终于又找到一个最佳突破口,纷纷以战败为由要求停止“洋务”,而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在这一轮的评击中也确实找不到反驳的立足点。是放弃?还是继续推行?这个难题就被摆在慈禧和光绪的面前。光绪是彻头彻尾的改革派,他自然不会放弃;那大权在握的慈禧又将如何决断呢?

每每提到慈禧,很多人都将她说得一无是处,认为正是她的存在才导致了大清的沉沦。其实,从慈禧掌权开始,她也在摸索能符合大清利益的强国之路。虽然她和奕一度水火不容,她甚至还罢免了奕,但是,奕提出的“洋务运动”却被她秉承下来。这说明她也希望大清强大,说明她也为此而努力过。所以,痛骂慈禧的时候,千万要留有一丝余地,没有她,“洋务运动”可能早就夭折了

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慈禧同意了光绪继续推行洋务的想法,不但要推,还要加大力度。这主要体现在留洋人数的增加上,因为在当时,这是满清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的最主要手段。

接下来咱们说一下留洋。最早“留洋”的人群都有哪些呢?

一:劳工

最早的“留洋”人群可能出乎你的意料,就是影视剧中常常听说的“猪仔”,也就是劳工。这些人要么是被贩卖过去,要么是被骗上当。这些人的结局都很悲惨,不能为满清带来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或建议;

二:雇员

另外一种“留洋”人群就是洋人的雇员。这些人通过常年游历,对西方的各项制度都有一定了解,回国后能够向朝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就像罗森、王韬等人,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在西方国家的所见所闻,归国后再以“出版”的方式传播给社会各界;

三:官员

在经过两次鸦片的沉重打击后,虽然清政府迅速成立了“总理衙门”来处理洋务,但是,真正委派官员出洋学习、观摩,还要追溯到1870年的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这算是为官员“留洋”开了个好头

四:留学生

最早被带出去的三位留学生分别是容闳、黄宽、黄胜,这发生在1847年。这几个人归国后都成为行业的栋梁,也正因为如此,清廷决定加大对留学生的投入力度。1871年,在曾国藩等人的建议下,开始正式向国外派遣留学生

这几个方面就是最早“留洋”的组成部分。

甲午战争之后,慈禧和光绪决定加大对西方的学习力度,留洋官员和留学生的数量也有所增加。在“学习”上达成共识了,但是,“向谁学”又成了争议的焦点。

以前清廷推崇的是英、法、德等军事实力较强的国家,可是在甲午战争后,很多人对从这些国家学习到的东西产生了怀疑,理由很简单、也很充足——没能救国!一场甲午战争就让多年的学习成为泡影,有质疑也不奇怪。究竟向哪个国家学习呢?日本!谁也想不到,这个在刚刚过去的甲午战争中给中国带来无尽屈辱的国家竟然呼声最高

其实,日本能成为学习的大热门,既在意料之外,又好像在意料之中。为什么这么说?梳理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从“洋务运动”兴起开始,到甲午战争,西方列强始终都是大清学习的楷模,而近在咫尺的日本却丝毫没有引起清廷的重视。第一个觉察到日本威胁的人就是李鸿章,这也正是他竭力推崇“海防”的理由,并由此和左宗棠产生了分歧。左宗棠提倡的“疆防”对国土面积的扩张极其重要,但是,李鸿章针对日本而提出的“海防”不也正说明李鸿章的远见吗?李鸿章和慈禧一样,在历史上有很大争议,然而许多做法还是必须肯定的

当清廷集中精力学习西方的时候,日本已经通过“明治维新”、在不知不觉中崛起。当意识到有足够实力与大清帝国放手一搏的时候,日本选择了铤而走险,没想到,赌赢了。甲午战争之后,日本俨然成为亚洲的“一哥”,也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流。

大清之所以要学习日本,除了日本拥有诸多“先进性”之外,两国之间还有很多相似点,同处亚洲的地域因素就是其中一个显著特征。向西方国家派遣官员或者留学生,势必会造成一笔很大的开支,可日本与我国属于近邻,这可以最大程度地限制留洋开支;另外,因为属于邻邦,清政府除了“官派”之外,还提倡民间自发、自费留洋日本。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留学生,也采取了积极主动的策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