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允许百姓佩戴刀剑,但为什么对私藏甲胄,却十分忌讳呢?

2020-08-02 23:19:46 作者: 古代皇帝允许

在中国古代,普通老百姓家里可以放刀,但如果私藏甲胄就是重罪,轻则流徙,重则砍头。都是军队装备的必需品,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笔者以为,其原因重点在于是否对统治者的统治形成了威胁,下面我们先看看古代对刀和甲胄的管制情况。

对甲胄的管制情况比较简单,从秦朝一直到清朝,历朝历代的做法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严禁私藏!而对刀剑的管制情况各个历史时期起伏就比较大。

秦朝以前,对刀剑的管理相对比较宽松,所以春秋战国的士人流行佩带刀剑上街,还是一种十分时尚的装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严禁民间私藏兵器,那时候老百姓家里很少见到刀剑之类的兵器了。

所以,当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只能“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不过就算是这样,最后起义军前赴后继,最后还是覆灭了秦朝。汉承秦制,对武器的控制依然比较严格,著名的汉代将军绛侯周勃就是因为私藏兵器被构陷入狱。

到了唐朝,经济、军事、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繁荣发展,兵器制造技术也得到了很大进步,对刀的管理相对放松了一些,但对长兵器仍然严禁私藏,《唐律》就规定“甲弩、矛矟”不许私家拥有。

宋朝对武器的控制相对比较宽松,这时候的普通群众可以佩刀,但只被允许佩戴一种刀,叫做“著裤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朴刀”,这是唯一的民间合法武器。我们在《水浒传》中经常可以看到梁山好汉手拿朴刀的描写,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到了元代,因为蒙古人是纯粹的靠武力征服了中原,所以对兵器的管理严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根据元朝律法《至元新格》规定,不仅不允许民间私藏兵器,而且就连祭祀时候的仪仗,也必须要“土木彩纸”替代,不能出现真兵器。

最极端的是,民间甚至不允许出现“弹弓”这样的玩具型武器,否则“杖七十七,没其家财之半。”这个时候,别说带把大刀上街,就是拿弹弓打个鸟玩,照样会被定罪。

明清时候基本承袭了前朝对兵器的管理,只是相对来说,比元朝稍微宽松了些。老百姓生活中所用到的菜刀,屠户用的杀猪刀、剔骨刀等等,都是被允许拥有的。

总结一下,在中国古代大部分时候,老百姓家里是可以放几把刀用来生活、防身的,但甲胄一直是违禁品,严禁私藏。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刀和甲胄的区别。

封建王朝的皇帝权力很大,但也无非是由三个要件组成:政权、兵权和财权,这是王朝维护自身统治的三大支柱。

皇帝对每一项政策的取舍,主要是看是否对他的统治有利。当有威胁时,就要严加禁止,没有威胁时,便可适当放松。对刀和甲胄的管理,当然也要符合以上这个基本原则。

我看到很多回答中说到,因为刀是生活必需品,朝廷无法完全禁止,所以才会允许老百姓家里放刀。

笔者以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食盐也是生活必需品,但历朝历代对盐的生产和贩卖都加以严格控制,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也就是财权,所以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刀和甲胄都是影响到“兵权”的东西,但是这两者的影响力区别却很大。很多人以为刀是古代战争的主要兵器,其实不然,在古代战场上,远战时以弓弩为主,近战中以长矛、长枪为主,而刀作为短兵器,只有在贴身肉搏时才会用到,正面战场上用到的机会极少,其杀伤力大大不如长兵器。

因此,是否装备刀,对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提升并不大。而甲胄则不同,穿戴甲胄的士兵战斗力会直接提升一个档次,一个士兵如果只凭刀剑,是无法打赢一个身穿甲胄、手拿上兵器的敌人的,如果士兵数量增加,那么有无甲胄的区别更大。

换句话说,有一批甲胄,你可以组建一支军队,而如果只有刀剑,那你只能组成一群土匪,其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不信,你不妨想一想,从古至今战场成名的将领,哪一个是用刀的?都是长矛、长枪、长戟这类的长兵器。

另外,甲胄的造价比较高,别说一般人造不起,就是朝廷也不富裕。古代军队中,能全身穿戴甲胄的,要么是高级将领,要么是极其精锐的部队,普通士兵也就统一一下服装就算了。

此外,甲胄的用处十分单一,几乎只有军队才有必要装备,所以如果老百姓家中私藏甲胄,那么其目的便如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你总不能说我穿着甲胄是去买菜,去种地,或者为了保暖吧

所以,私藏甲胄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一旦发现有私藏的,那就是说明你有谋反之心,如此朝廷怎能容你?

总结下来,如果你家中有刀,只要不是大批量的,朝廷并不会觉得你会对他的统治有什么威胁,充其量也就能纠集几个人,占山为王,当个打家劫舍的土匪而已,可以不理睬你。

而一旦藏有甲胄,那就极有可能会造反,组建出一支对朝廷至少是对当地政府有威胁的军队,进而威胁皇帝的统治地位,当然要严加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