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故事以及事件,我们大部分知道的,都来自于罗贯中老先生的《三国演义》,其实《三国演义》中一些情节不可信,一些人物也没有那样牛,《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罗贯中老先生为了人物以及情节的需要,不得不夸大事情的经过,以及人物的牛性,让读者对书中情节,以及人物的发展感觉到津津乐道。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最精彩的是官渡之战,赤壁大战,夷陵之战中的三大战役,其中三大战役都有对火攻的描写,尤其后两场战役对火攻的描写及其精彩。我们先看三场战役的对火的运用,官渡之战,是火烧乌巢的粮草。赤壁大战是火烧战船。夷陵之战是火烧连营里700里。事实是真的这样吗?怎么会有这样的巧合。其实是罗贯中老先生有意安排的。
我们就对夷陵之战,火烧连营里700里做一个分析。
夷陵之战的原因,我在这里就不介绍了,因为《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大家比我更熟悉,那我就直接分析当时的过程。
公元221年正月,刘备在一些大臣的阻扰干涉下,坚持集合大军攻打东吴,目的就是为关羽报仇,夺回荆州。蜀国有刘备亲自率领军队,从两国交界处三峡峡口出发,向东吴深处进兵,刚开始蜀国部队士气旺,攻城掠地,一直打到夷陵这里,夷陵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关卡,阻碍刘备前进的路线。东吴在夷陵的统帅是青年都督陆逊,陆逊在此坚守不攻,你怎么辱骂,他都像没有听见一样。就这样把刘备的军队耗在这里有三四个月。最后陆逊等到了机会火烧连营里700里,打败刘备的进攻。逆转了战场上的局势。
因此,本人对火烧连营700里,感到质疑。认为这里纯粹是罗贯中根据小说的情节虚构的火攻。
火烧连营里700里的谬论。
夷陵之战进入了焦作状态,刘备在这里感到纠结,进是进不了,回去,肯定不现实,这样兴师动众,到最后无功而返,这不是刘备的风格。现在只能打持久战,既然打持久战,安营扎寨是必须的,夷陵是山区,当时又是盛夏,在树林里纵向连营扎寨,是最佳的驻军方式,其一,安全卫生,防止瘟疫。其二,前方发生敌人的进攻,后方的队伍有时间集合。
夷陵的吴军要和蜀军战斗,他们必须从关口出兵,不是从蜀军的后面过来。这样就不会形成包围。因此刘备在山林里纵向扎营是正确的。
火烧连营里是没有根据的,第一,气候不允许,湖北和四川交界的地方每年六七月份是梅雨季节,山林湿度大,草木不容易着火,我们根据现在的气候做对比,有没有听说过湖北,四川在六七月份是森林高火险时期。因此这段时期草木不容易着火。既然烧着火,也不是烈焰熊熊大火,而是浓烟滚滚,对双方战斗是不利的。
第二,放火条件不允许,蜀兵连营700里,就是让吴国士兵骑一匹马跑着放火,跑一天都跑不完。蜀兵是在山林里纵向安营的,吴兵进攻蜀兵,首先越过前锋部队才能放火。既然越过前锋放火,吴兵进入蜀兵营地深处,也会被先放的火烧着自己。这个放火烧敌军,自己军队也被烧的可能,这个火烧连营是行不通的。
第三,在火烧山林里进行进攻战,是不允许的。大火弥漫着整个森林,浓烟滚滚,热浪翻腾,蜀军受不了,吴军在这个环境里也是受不了,这个站是没有办法打的。
所以说火烧连营700里,肯定是不现实的,只能说是谬论。
夷陵之战,刘备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出师无名,与刘备的打着的口号不符,刘备是打着扶汉除奸的口号,目标是正对着曹魏的,你攻打与你联合的友军,肯定得不到人们的支持。为关羽报仇,夺取荆州,这个出师之名,站不住脚,荆州本来是东吴借给你的,你取得益州就归还,可是你言而无信,借去不还。东吴凭智谋取回也是应当应份的。
其二,孤军深入,师老兵疲,战斗力下降。环境影响士兵有厌战心里。
刘备集全国之兵攻打东吴,唯一加入的是五奚蛮夷沙摩柯军队。诸葛亮守益州,魏延守汉中,黄权防江陵的魏军,如果蜀军在危险之地,蜀国没有兵可以援助。他们在攻打夷陵时,东吴有意放弃一些地方给蜀军,引蜀军到夷陵这个险要之地。这样蜀军进入东吴的腹地,在救援补给上都困难些,这是失败原因之一。
蜀军从正月就进攻东吴到夷陵对垒,整整过去七个多月。这个战打到什么时候,士兵心里没有底,消极心里肯定有,士气下落,无心恋战。
夷陵地区五六七三个月雨水多,前期阴冷潮湿,后期闷热瘴气重,士兵在这样的环境里不要说打战,就是住在这里憋都憋死人。长时间在这里没有人不厌弃这场战争,这是失败原因之二。
其三,孙权做好了必胜的准备。
蜀国进攻东吴,消息传到东吴,孙权下架式向刘备赔礼道歉,愿意归还荆州,愿意两国修好联盟共同对付曹魏。在人格上做到仁至义尽。
在蜀国不原谅的情况下,他集合全国军队进行应对。得到全国人们的支持,人民愿意和君主站在一起同仇敌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时候,孙权向魏国称臣,赢得曹魏集团的帮助,既然魏国不出兵,只要他们不趁火打劫,这些都是给胜利赢得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