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一生不徇私,却被宋仁宗怀疑攀附宰相文彦博、参与结党?

2020-08-04 20:02:41 作者: 包拯一生不徇

包拯谏宋仁宗

还有一次是在嘉祐四年(1059年)包拯弹劾张方平和宋祁后得以上任三司使,但文彦博已于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六月被罢宰相,外调出京判河南府。由此可以看出,包拯为官生涯中虽多次升迁,主要是因为受到宋仁宗的信任,而并非文彦博暗中出力。

至于包拯和文彦博结为儿女亲家之事,跟包拯关系不大。包拯的儿子包绶是包拯晚年得子,出生于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包拯于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去世。包绶先是娶了庐州知州张田的女儿张氏为妻,后张氏早逝,包绶才娶了文彦博的女儿。后来,文彦博向宋哲宗举荐包绶为官。

文彦博

由此可以看出,包拯历次升迁均非文彦博帮忙,而包拯也没帮过文彦博什么忙,两人只是单纯地关系好而已。包拯死后,文彦博顾念友情,对包拯的妻子也多有照顾。

北宋的党争是非常厉害的,绝大多数官员都曾牵扯到党争之中,都曾因党争而升官,因党争而被贬职。包拯一生刚正不阿,坦坦荡荡,并严格约束自己的私人关系,才能保证一生为官清廉。北宋时代文学艺术盛行,文人间通常会以作品结交,例如诗词、音律、绘画等,包拯进士出身,文学水平不会差,可惜他并不醉心于文学,甚至连流传后世的作品也没有,所以他的朋友圈就小很多。不过人终究是群体而居的,包拯再怎么约束自己,他也总会有几个知心的好友,例如文彦博和吴奎。因为私交不错,在官场上有时也会相互帮衬,这也是正常的。包拯为文彦博、吴奎说话,只是作为好友的情谊,但从不会因此违反国家律法或谋取私利,与结党更是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