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尊刘贬曹,《三国志》虽然不以蜀汉为正统,但也承认刘备的谥号是昭烈皇帝,即使陈寿或许跟诸葛亮有些恩怨,但也不得不承认诸葛亮“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陈寿认为诸葛亮可以跟管仲萧何比肩,同时也认为刘备是一代明君:“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是仁君明君,诸葛亮是贤相也是名将,要不然也不会成为武庙十哲之一,跟名将孙武吴起司马穰苴平起平坐。
武庙之中,除了坐着的诸葛亮,还有挂在墙上的关羽和张飞。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蜀汉四位明君良将所做的四件事:这四件事中,刘备做的那件甚至不能翻译成现代汉语,因为那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这四件事看起来似乎很难解释,但都能找到理由,于是每件事也就都能解释清了——他们毕竟没有像曹操那样屠城,也没有像孙权那样盗墓,更没有学司马懿三马食槽。
猎户刘安杀妻待客,在正史中是没有的,但是在三国史料中,刘备还真是什么都吃过,这就是咱们不能翻译的那件事:“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这件事记载于王粲所著《汉末英雄记》之中,王粲是跟刘备同时代的人,也是建安七子之首,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当过大汉高官(太尉王龚、司空王畅),王粲比刘备小十六岁,但却比刘备成名更早,两人应该见过面:刘备依附刘表的时候,王粲也在那里,不同的是刘备跟曹操死磕,而王粲则投奔了曹操。
刘备“吏士大小自相啖食”,我们可以想见当时有多艰难,既然是惨不忍睹,咱们就别翻译过来给大家添堵了。
接下来咱们再看武圣人关羽,此公并非只是投降一次,而应该算一次半:“羽在麦城,使使请降。《三国志·卷六十三》”
这两个使字,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也就是关羽在被困麦城的时候,曾经派人跟东吴联系投降事宜。
咱们要说的第三件事,发生在张飞和夏侯渊侄女之间:“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魏略》”
夏侯霸是夏侯渊亲儿子,他的从妹(堂妹)是夏侯渊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的(兖、豫大乱,渊以饥乏,弃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夏侯姑娘被张飞得到的时候,只有十三四岁。
第四件事,发生在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最激烈的时候:“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文中的这个“洪”,就是被诸葛亮推荐代替法正蜀郡太守之位的杨洪杨季休。诸葛亮接到刘备的发兵命令,并没有第一时间遵照执行,却去问当时并非高级官员的杨洪,这就令人十分诧异了:如果没有杨洪一番话,诸葛亮真的敢把刘备的手令丢在一边不理吗?
读者诸君请不要误会,咱们今天罗列出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这四个人做的四件事,并没有抹黑蜀汉君臣的意思,笔者接下来要对这四件事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
首先咱们来看刘备部下“自相啖食”事件:即使是敌对一方撰写的文章,也没说刘备在穷困之际纵兵扰民,而是自己解决吃饭问题,这一点比起曹操马超胜败都屠城,可是要强上一百倍。
刘备曾经说过:“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
刘备要跟曹操对着干,或者是跟那些滥杀无辜的枭雄对着干,他就必须严格约束手下,纵兵劫掠这样的事情,他是不可能干的。刘备是汉室宗亲,这一点曹操和孙权都不否认,刘表刘璋也都认他是本家,所以盗掘皇陵这种事情,刘备也不可能做。于是刘备部下只好“自相啖食”了。
至于关羽表示要投降孙权,这一点连孙权的谋士都看得很清楚:“彼有走气(一眼就能看出是要逃跑),言降诈耳。”
在刘备集团,关羽就是二把手,也是实际意义上的“荆州牧”,而且他与刘备“义虽君臣恩若父子”,又一向心高气傲,再加上不久前刚把孙权的使者叱骂得灰头土脸,是绝不可能拉下脸来投降的。所谓“请降”不过是缓兵之计,他的真正目的还是要趁机突围。
关羽不可能背叛刘备,更不会投降他所瞧不起的孙权,诸葛亮与刘备被称为千古君臣典范,当然也不会坐视刘备危急而按兵不动。
诸葛亮之所以接到刘备的紧急手令而没有第一时间发兵,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诸葛一生唯谨慎。”
当时诸葛亮的职务就是“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甚至不是留守成都诸将中军衔最高权力最大的,他要想调动蜀中资源,就必须召集会议,而杨洪只是给他捧哏的:杨洪率先提出必须马上发兵,别人也就不能提出反对意见了——当时刘备收取西川不久,人心未附,门阀世族未必心甘情愿出人出粮,有杨洪开第一炮,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最后咱们再来说说三国时期的夫妻典范:张飞跟夏侯姑娘是否两厢情愿?夏侯姑娘当时只有十三四岁,张将军这事儿是不是办得急了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