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口粥,不上门头沟”,古人的这句俗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2020-08-05 23:19:21 作者: “家有一口粥

在过去,北京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家有一口粥,不上门头沟",这句话受到很多人的认同,所以后来也慢慢从北京传向其他地区,门头沟倒成了全国人民熟知的危险地带。后来随着时代的变化,老一辈去世,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不知道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门头沟"是什么?有多危险呢?

这里的"门头沟"本来指的是现在已经关停的北京市西部门头沟煤矿,后来随着传播也泛指所有煤矿。只要清楚门头沟是什么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说的就是人们除非万不得已,否则绝对不会去从事采矿的工作。

这显然不是空穴来风,我们现代人知道采矿危险,新闻报道很多,古人消息传递困难,而且当时技术不发达,他们采矿会像现在一样深入地下那么多吗?危险系数和现在比起来如何?

首先要说明,人类对煤炭的利用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发现了那时的人类就已经在用煤炭作为燃料来烧火取暖。我国现存对煤炭的记载也很早,那时煤炭也叫做石涅,先秦时期的《山海经》有三处相关记载。

第一处是在《西山经》中,"女床之山,其阳多赤铜,其阴多石涅";剩下两处都在《中山经》中,分别是"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和"又东一百五十里,曰风雨之山,其上多白金,其下多石涅"。

后来专家经过考证发现在书中记载的地方确实有煤,这就说明早在当时人们就已经有意识的在寻找并记载煤的位置,而且已经积累了一些寻找需要的简单地理知识。在陕西沣西和宝鸡茹家庄、竹园沟西周墓葬内都发现大批用雕漆煤雕刻的环、玦和圆珠。那时煤的利用就已经不仅限于当做燃料,做装饰品、陪葬品这些都是有的。

从西汉至魏晋南北朝,煤井的数量增多,相应的采煤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除了常见的沿露头挖掘外也会选择开凿直井。晋人薛综说,曹魏时武安城有深八丈的煤井。煤的开始大规模用于冶铁;而且加工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再局限于原煤,而是将其先碾成粉后加工为煤饼,大大提高了利用效率。

河南巩县铁生沟西汉冶铁遗址和郑州古荥汉代烘范窑出土有煤块和煤饼。而且此时采煤的范围也更广,不仅是在中原地区,在西南、东南,甚至新疆也有了产煤的记录。

唐宋时期,采煤业就更加发达了,唐文宗开成五年(840),一位日本学问僧路过山西时,就见到晋山到处堆积着采出的煤,销往远近各州。宋代对煤矿地质知识的认识更为丰富,他们称煤层为"炭脉",露头的为"炭苗",认识更全面加快了开发。北宋时期政府曾专门设置"石炭场"并主持官卖石炭。到了南宋末期德祐元年(1275)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看到了"中国全境皆烧黑石,价廉于柴。"这样的景象。

明清两代煤的开采远远超过以往的各个时期。采煤技术和范围都是前代不及,技术在《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以及清初《颜山杂记》中有详细记载。

明、清时期《一统志》记载当时的煤矿有数十处,在当时边陲之地云南和新疆也有开采记录。虽然当时受限于势大,都是手工作业煤窑,但因开采和利用早于其他国家,在17世纪以前,中国的煤炭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其实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当然后来我们都知道,手工业是不可能在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和机器生产比拼的,所以中国本土的采煤业也走向没落。

所以过去采煤业一度是世界最强的,古人采煤也是要深入地下的。现在煤矿上频频出事,而且伤亡巨大,而当时的防护技术更不到位,所以是更加惨烈,但凡有一点办法,谁又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挣钱呢?《史记》和《汉书》都记载汉文帝元年(前179),在河南宜阳山中一个煤窑发生了煤矿坍塌事故,结果是 "尽压杀卧者"。

湖北大冶县有一块墓志铭碑,这块碑是为了纪念清代嘉庆五年(1800)。一次煤窑透水死亡的十八名矿工。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春天,发甘肃靖远发生一起矿井火灾事故,史书记载"煤窝火出触人。死者三人,其一人雾气提起数十丈,坠地手足俱碎。"现在在北京还有一个地方叫做"大坟子",那里是1893年矿难死亡一百多矿工的埋骨地。

老话是很有道理的,下矿挖煤或许是个肥差但是危险太大了。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也写了有关采煤出人命的故事,所以下矿挖煤是有命赚没命花的差事,家里如果有别的办法是绝对不会去做这种高危工作的。

古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人,但煤炭又确实是很重要的资源,所以对每一位煤矿工人我们都要怀有敬意,我们能有的舒适享受,都是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