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明月 最是相思

2020-08-06 04:27:45 作者: 此间明月 最

即使天各一方,但当我们共同仰望夜空中的那轮明月时,也仿佛天涯咫尺。

幽深静谧的夜空中嵌着一轮皎白的满月,周围散落着零零散散的点点星子,原本清冷淡泊的月光,一想到你应该正与我共赏,也变得温柔如水。自古以来,明月就是人们寄托思念之情的载体之一,古人的浪漫时常扣动我们的心弦,以明月寄相思这样多情的做法也令我为之动容。将无人可说的满腔思念诉与明月,将心底深处的感情写于纸上,就成了许许多多的以月寄情的古诗词。

提起写月的诗句,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在中秋之夜饮酒至天明,思念起自己的弟弟苏辙,写下了这首《水调歌头》。夜色深沉,月光流转,透过朱阁上雕花的窗户,照向室内思念亲弟一夜无眠的苏轼,也照向了中秋佳节未因能与家人团聚而无眠的所有人。月圆人难圆是遗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诗人所道出的美好愿望,即使相隔千里,但有明月作为我们思念的寄托,这遥不可及的彼此也于此夜近在身旁。

唐代诗人王建也曾在中秋夜写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句子。八月的夜里,已经逐渐转凉,月光洒满中庭,秋露沾湿桂花,诗人站在静谧无声的庭院里,吟诵出这两句诗,并不直接倾吐自己的思亲之情,而是以一种委婉的语气发出疑问,想知道在这人人望月的秋夜里,那份绵长的愁思会落到谁家。谁会不在中秋之夜望月啊,当你看到这皎洁圆满的月亮,可也有一种相思自心底蔓延而来呢?

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中,戍鼓断绝人行,雁声回荡边塞,夜色凝重,战事激烈,时局动荡,诗人兄弟离散,生死未卜,过了今夜便进入白露时节了,还是家乡的月亮最明亮。诗人想起战乱中无法送达的家书、无法相见的亲人,又想起故乡那纯净明亮的月光,传达出一种沉痛焦虑的心情,也让我们的心随着他的诗句起伏波动。与杜甫一样,因战乱遭遇兄弟离散的白居易也在《望月有感》中写下过“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战乱四起,硝烟弥漫的时候,能寄托心中哀思的,大抵也只有这轮明月了吧。

背井离乡的人白日里可以依靠奔波劳碌冲淡离愁别绪,但在明月盈满,月光洒落的夜里,也不禁会生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在许许多多以月亮寄托思乡之情的诗句中,我们最熟悉的,也最直接表达思乡之情的,就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简单单两句十字,一仰一俯之间诗人将自己对家乡思念直白真切地表现出来。

以月亮寄相思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沈佺期的“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王昌龄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子夜四时歌中的“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等等。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间,万事万物瞬息万变,几乎没有什么是可以永远安稳的,而月亮却仿佛不会受到影响,从往时到今日,无论人间如何破乱,她都会在夜晚翩翩而来,给这混沌纷扰的世界一份安然平和的光亮,让无依无助的人有了希望,让无法相聚的人有了连接。她一直都在,从湖泊到森林,从平原到山丘,从沙漠到冰川,从高楼林立到无尽旷野。

我思念你,所以当我抽出身来,便能不畏山高路远,千里迢迢地跨越山海去见你。可如果我们都难以脱身,那就一起仰望夜空吧,在那美好的月色中,我们会看到彼此的笑容。